Browse all

Year: 2025

21 Apr 2025

欢迎北京化工大学孙振宇教授新任JPhys Energy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JPhys Energy近日宣布北京化工大学孙振宇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孙振宇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孙振宇,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化工系主任。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化学所,师从韩布兴院士。2006至2015年先后在爱尔兰圣三一学院、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以及英国牛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德国洪堡学者。主要从事CO2、N2还原反应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Chem、Angew. Chem.、The Innovation、Adv. Mater.、Prog. Mater.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 141 篇,英文书籍 6 章节,申请发明专利 20 余项。所有论文被Science等引用 25100 余次,H-因子 66。连续入选Elsevier 2021–2023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工作获选“细胞出版社 2019 中国年度论文”、“2019 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担任RSC Sustainability副主编;Journal of Physics Energy、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物理化学学报》和ChemElectroChem等期刊编委;中国化学会高压化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CO2化学专委会委员;德国洪堡基金、法国Jean-Marie Lehn基金、荷兰研究理事会基金、瑞士和智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Nature等期刊审稿人。 期刊介绍 JPhys Energy 2023年影响因子:7.0  Citescore:10.9 JPhys Energy(JPENERGY)是一本高质量交叉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主要面向能源领域中各个领域的高质量研究。JPENERGY包含能源研究中最重要和最激动人心的进展,着重关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涵盖领域包括: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生物质和生物燃料;碳捕获和储存;电催化和光催化;能源收集装置;燃料电池;氢的制造和储存;生命周期评估;能源应用材料;太阳能转换和光伏;固态离子学,热电技术;水分解和人工光合作用等。

18 Apr 2025

JOPT编辑优选:斯格明子光束的自愈性

本篇研究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申艺杰和哈尔滨理工大学朱智涵课题组。本研究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个方面探究了光学斯格明子束拓扑的普遍自愈特性。由拉盖尔-高斯(LG)模式叠加产生的光学斯格明子,在遇到盘形和孔径型障碍物时展现出强大的自愈能力。自愈特性通过斯格明子数来量化,该数值在遇到障碍物后会逐渐恢复。相比于被孔径型障碍物遮挡边缘部分,光学斯格明子束在被盘形障碍物遮挡中心部分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愈。初始斯格明子数较高的光束展现出更强的自愈能力。本研究突出了拓扑结构光的鲁棒性,具有在高容量光通信和稳健信息传输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文章介绍 Self-healing of optical skyrmionic beams Haochen Guo(郭昊辰), Trishita Das, Haijun Wu(吴海俊), Vasu Dev, Zhihan Zhu(朱智涵) and Yijie Shen(申艺杰) 通讯作者: Vasu Dev,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 申艺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朱智涵,哈尔滨理工大学   研究背景: 斯格明子是拓扑准粒子,最初在粒子物理学中提出,并已在多种物理系统中发现类似物,包括磁性材料和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近年来,光学斯格明子因其独特的拓扑稳定性和多维编码能力,成为光子学领域的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这些光束通过正交空间模式与正交偏振态的叠加而形成,在超分辨率成像、光学计量学、传感及大容量数据传输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在光学信息传输中,由于环境因素或系统缺陷,光场中的遮挡和干扰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导致信息的保真度降低。然而,某些结构光束(如贝塞尔光束和艾里光束)展示了自愈特性,能够在遇到障碍物后恢复其原始强度和相位分布。这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光学斯格明子光束能否表现出类似的自愈能力?理解这一点对于光通信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成像应用具有深远意义。 近期,基于贝塞尔的斯格明子光束虽展现出无衍射和自愈的潜力,但由于其无限的空间扩展性和精确的模式匹配要求,实验实现存在困难。而基于拉盖尔-高斯(LG)的斯格明子光束则提供了一个更可行且实用的替代方案。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LG的光学斯格明子的自愈特性,研究不同类型、尺寸的障碍物及其初始拓扑属性如何影响光束在遇到障碍后恢复的能力。 通过量化斯格明子数来评估自愈特性,本研究希望解答结构光鲁棒性方面的关键问题,并为复杂环境下可靠的高维光学系统的发展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图1. 研究光学斯格明子在遇到障碍物后的自愈特性的概念框架。斯托克斯矢量(斯格明子纹理)展示了光学斯格明子的偏振分布。初始的斯格明子经过障碍物(无论是盘形还是孔径型)后,其拓扑结构受到扰动。随着斯格明子光束继续传播,它逐渐恢复到原始的结构状态。   本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探讨了由拉盖尔-高斯(LG)模式和正交偏振生成的光学斯格明子光束的自愈特性,如图1所示。空间光调制器(SLM)用于生成斯格明子光束,而数字微镜装置(DMD)则模拟光束路径中的各种障碍物(盘形和孔径型),如图2所示。自愈特性通过斯格明子数(Ns)进行量化,该数值是从光束的斯托克斯矢量分布中推导出的。     图2. 用于研究光学斯格明子光束自愈的实验装置。   由空间光调制器(SLM)生成的正交拉盖尔-高斯(LG)模式通过萨尼亚克干涉仪叠加,产生光学斯格明子光束,数字微镜装置(DMD)用于选择性地遮挡这些光束的部分区域。PBS,偏振光束分离器;L1、L2、L3、L4,平凸透镜;M1、M2,镜面;SF,空间滤波器;HWP,半波片;QWP,四分之一波片。   结果: 1. 障碍物类型与大小的影响: 相比于被孔径型障碍物遮挡边缘部分,光学斯格明子束在被盘形障碍物遮挡中心部分时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愈。 对于半径分别为0.2R、0.3R和0.4R的盘形障碍物,斯格明子数最初下降,但在传播过程中显著恢复,经过1.2倍瑞利距离的传播后,斯格明子数接近原始值(如图3所示)。 相比之下,光学斯格明子束在经过孔径型障碍物表现的自愈能力更弱,因为其损失了重建细微结构细节所需的高频空间分量。     图3. 斯格明子光束的斯托克斯矢量实验结果,初始斯格明子数Ns=4,遇到半径为(a1)-(d1)...

17 Apr 2025

欢迎您选择IOP出版社合作出版会议论文集

IOP出版社是世界最大的会议论文集出版社之一,迄今以期刊的形式出版会议论文集近5000卷,持续为来自全球的会议组委会和作者提供快速、便捷及高效的出版服务。在IOP Conference Series出版会议论文集,组委会可免费使用IOP的投稿和审稿平台,内置免费查重,会议论文不限页数,可出版彩图。会议论文经检查无误,进入生产环节后,6周即可出版。   为什么选择与IOP出版社合作出版会议论文集? 扩展您会议报告的影响力:与IOP Conference Series合作,可以为您的会议创建一个永久的科学记录,提升会议知名度,并将研究成果传播到全球各地。所有IOP Conference Series会议论文集均为完全开放获取,这意味着您的会议研究在活动结束后仍将长期被全球研究人员发现和访问,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值得信赖的会议出版合作伙伴:我们是会议论文集出版领域的领先出版社,可将您的会议成果转化为被广泛阅读和引用的开放获取会议论文集。我们为会议论文提供高效便捷的出版流程,助力您的研究成果迅速发表。 被主流数据库收录:我们的会议论文集被各大权威数据库和索引服务收录,确保您的研究成果获得应有的曝光与影响力。 前沿科学研究:展示您的发现,与领域内专家互动,并与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同行合作。我们的会议涵盖多个主题领域,全面呈现您所在领域的最新进展。   准备好提升您会议的学术影响力了吗?   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s://ioppublishing.org/publications/conference-series/ 中国地区会议出版欢迎咨询:feichi.gao@ioppublishing.org 会议论文集期刊介绍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Online ISSN: 1742-6596 Print ISSN: 1742-6588 创刊年: 2004 领域: 物理学及相关领域 检索:Ei, Scopus, CPCI, Inspec, Google Scholar, CNKI等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nline ISSN: 1755-1315 Print ISSN: 1755-1307...

16 Apr 2025

欢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季宏丽教授新任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近日宣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季宏丽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季宏丽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季宏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从事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尤其在压电智能结构减振降噪、声学黑洞波操控领域开展了较多工作。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香江学者、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第二层次。发表SCI期刊论文13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专著2部。任SMS、JIMSS、《振动工程学报》等编委。获江苏科学技术二等奖、国防科技发明二等奖、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发明一等奖、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等。 期刊介绍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3年影响因子:3.7  Citescore:7.5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SMS,智能材料与结构)是一本多学科期刊,专注于智能材料、系统和结构(包括智能系统、传感和驱动、自适应结构和主动控制)的技术性进展。SMS内容涵盖:智能材料开发和应用;用作传感器和驱动器的智能材料;自适应结构系统;用于修正光谱偏移和折射率偏移的智能光学材料;用于地面车辆、飞机和民用基础设施;能源收集系统;利用仿生学和生物灵感的智能材料系统;3D打印智能材料及其应用;智能纺织品和可穿戴技术等。

15 Apr 2025

IOP出版社通过两本环境研究期刊的新政策推动科研数据共享

IOP出版社正在加强其对开放科学的支持,现规定作者需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Food Systems(ERFS)和Environmental Research: Climate(ERCL)两本期刊上公开支撑其文章的研究数据。对于无法公开数据的稿件,仅在存在法律或伦理上的充分理由时才会被接收。这项新政策是一次试点尝试,旨在推动研究数据的更广泛获取,未来可能扩展至IOP出版社环境研究系列的其他期刊。 该政策旨在促进科学研究的透明度与信任度,要求作者尽可能遵循FAIR数据原则(可发现性、可访问性、可互操作性、可重复使用性),共享验证或重现研究结果所需的全部数据。尽管仍允许在确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不公开数据(例如法律限制),但如果作者未能提供充分且合理的解释,期刊编辑有权拒绝审稿。 这项举措是IOP出版社持续推进数据共享政策的最新进展。自2022年以来,IOP出版社已要求作者在论文中加入数据可用性声明,说明支持性数据是否可获取以及如何获取。2023年,政策进一步更新,要求未公开数据的作者必须说明原因。 率先实施该政策的两本环境研究期刊服务于一个拥有良好开放数据共享文化的学术群体。一项对3万多篇文章的研究显示,约80%的环境科学家愿意公开其研究数据,近60%的人遵循FAIR原则。 为进一步支持开放数据共享,IOP出版社将在包括ERFS在内的多个环境研究系列期刊中新增“数据集文章”类型。此类文章介绍已存储在认证数据仓库中的新数据集,重点在于帮助他人理解与重复使用这些数据,而非验证假设。该文章类型旨在推动高质量数据的共享与再利用,并给予数据提供者应有的学术认可。 IOP出版社期刊战略与表现总监Daniel Keirs表示:“我们相信,更开放的科研方式能够加速科学发现并扩大研究影响力。此次试点是提升科研透明度、可重复性和信任度的重要一步。我们非常期待环境研究界的反馈,并希望基于这些洞察,在更广泛的期刊中推广开放数据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人员和科研工作。” 本次试点体现了IOP出版社对“开放物理”计划的持续承诺。“开放物理”是一个涵盖出版、活动与政策的动态项目,致力于在物理科学领域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性、透明度与包容性。   >>点击此处链接,查看新闻详情。 期刊介绍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ood System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ood Systems是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的期刊,致力于解决可持续食品系统的科学问题,并在影响/未来风险、复原力、环境减缓、环境适应、环境安全和最广泛意义上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努力。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limat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limate(ERCL)是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的期刊,致力于解决有关物理科学的重要挑战以及气候系统和全球变化的评估,并在影响/未来风险、复原力、环境减缓、环境适应、环境安全和最广泛意义上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努力。我们鼓励所有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实验、理论和应用方法。

14 Apr 2025

JPhys Photonics特刊征稿|Emerging Leaders 2025

特刊详情 主题范围 JPhys Photonics is proud to celebrate the achievements of outstanding early-career researchers in photonics by publishing their exceptional work in our annual Emerging Leaders collection. This collection highlights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across some of the most dynamic and innovative areas in photonics. Emerging leaders are defined as leading researchers in their field who have completed...

14 Apr 2025

美国爱荷华大学Michael E. Flatté教授新任Materials for Quantum Technology期刊主编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美国爱荷华大学Michael E. Flatté教授新任Materials for Quantum Technology(MQT)期刊主编。 新任主编Michael E. Flatté教授表示:“Materials for Quantum Technology期刊汇聚了一批专业的读者和审稿人,他们对材料特性与量子技术潜力之间的联系充满兴趣。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不仅关注材料本身的局限性,还会欣赏那些基于新型材料的创新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为特定的量子器件带来显著优势。结合IOP出版社严谨且尊重学术贡献的同行评审机制,MQT将成为一个理想的学术平台,推动材料科学的进展与量子技术的深度融合。” 让我们共同欢迎新任主编的加入,并期待他带领期刊持续发表前沿研究与深刻见解,推动量子技术的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MQT期刊的信息并向期刊投稿,请点击此处链接,访问期刊主页。 期刊介绍 Materials for Quantum Technology 2023年影响因子:3.1  Citescore: 4.5 Materials for Quantum Technology(MQT,量子技术材料)是一本全新的采用开放获取出版形式的多学科期刊,致力于出版量子技术和器件领域相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的前沿研究。期刊的内容范围将汇集学界与业界中来自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的跨学科研究。具体领域包括:量子技术应用中材料和界面的制备与表征;混合量子系统材料;量子传感和计量材料;量子光学和光子学材料;量子比特系统的材料;用于量子计算和量子电子学的新型材料和设备;量子技术化学;量子技术应用新材料的理论和计算设计;量子材料的涌现特性及其应用。

11 Apr 2025

欢迎您在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MRX)采用快速出版的模式,发表各类功能材料在设计、制造、性能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   以下是MRX期刊正在征稿的特刊: Focus on Smart Packaging Materials for Fresh Food Preservation 客座编辑:张万立,海南大学 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Focus on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Machine Learning (ML) in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Advanced Nanocomposites 客座编辑:Suresh Vellingiri,印度KIT;Azuddin Bin Mamat,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Focus on Materials for Energy, Environment, and Healthcare 客座编辑:Soney Varghese,印度卡利卡特国立技术学院;Deepalekshmi Ponnamma,卡塔尔大学;Aiswarya Bhaskar,印度卡拉库迪中央电化学研究中心;B...

10 Apr 2025

Biomedical Physics & Engineering Express期刊庆祝创刊10周年

Biomedical Physics Engineering Express(BPEX,生物医学物理与工程快讯)是一个包容性强、国际化、多学科的期刊,专注于物理学和/或工程学在医学和/或生物学中的应用。 过去十年间,BPEX期刊发表了众多创新研究,涵盖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和医学物理学等交叉领域。这一里程碑不仅彰显了期刊推动科学知识发展的承诺,也见证了其在促进跨学科合作方面的重要贡献。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突破性的发现! 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过去十年间的精彩文章,祝您阅读愉快!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BPEX期刊的主题范围及进行投稿,您可以点击此处链接查看期刊主页。 亮点文章 PAPER | OPEN ACCESS VHEE beam dosimetry at CERN Linear Electron Accelerator for Research under ultra-high dose rate conditions   This study characterizes a plane parallel ionization chamber at CERN’s CLEAR facility using a 200 MeV laser-driven electron beam. It investigates dose-per-pulse, polarity effects, and ion collection...

09 Apr 2025

AI for Science期刊现已开放投稿

IOP出版社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推出的全新钻石开放获取期刊AI for Science(AI4S)现已开放投稿。该跨学科期刊将涵盖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在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化学、生物科学和数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出版的文章类型包括原创研究文章、综述文章与观点文章等。 为什么选择在AI4S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 包容性的主题范围:AI4S期刊致力于发布涵盖多个学科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方法。欢迎访问我们的期刊范围介绍页面,了解您感兴趣主题的具体信息。 开放获取,作者免费:在AI4S上发表文章的费用将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全额资助,作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读者也可第一时间免费获取您的研究成果。 权威的同行评审过程:您的文章将由国际领先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组成的编委会进行评审,确保您获得高质量的反馈与支持。 快速且专业的出版服务:从首次审稿意见到接受及发表,我们为您提供高效的出版流程。论文一经接收,24小时内即可上线,并附带可引用的DOI。 格式灵活:您可自由选择投稿格式。我们将负责排版设计,也可提供Word、TeX和Endnote模板供您使用。 >>欢迎您点击此处链接,访问期刊主页了解更多信息。 期刊介绍 AI for Science AI for Science是一本跨学科、国际同行评审的钻石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发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研究、综述和观点文章,聚焦人工智能(AI)在推动科学创新方面的变革性应用。本刊由IOP出版社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合办。

09 Apr 2025

ERFS特刊征稿|Focus on Blue Foods in Local to Global Food Systems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Jessica Gephart,美国华盛顿大学 Michelle Tigchelaar,马来西亚世界渔业中心 Leslie Roberson,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Colette Wabnitz,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 Stefan Gelcich,智利天主教大学   主题范围   Blue foods – which have long been cornerstones of economies, livelihood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worldwide – encompass a wide diversity of species that are captured or cultured across a range of methods and scales in freshwater, brackish, and marine environments....

08 Apr 2025

欢迎南方科技大学张保平教授新任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主编

我们很高兴宣布,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ST)期刊迎来了新任主编——张保平教授!在下方的访谈中,您可以了解关于他研究领域及学术愿景的更多内容。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SST期刊的信息并向期刊投稿,请点击此处链接,访问期刊主页。 访谈详情 1. 您对担任SST主编最期待的是什么?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作为首位来自中国的主编,我深感荣幸,并期待为期刊的发展贡献力量。我们未来的首要目标是提高SST的影响因子。作为半导体领域历史悠久且享有声誉的期刊,我们相信SST仍有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空间。 明年,SST即将迎来创刊40周年,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期待与大家共同庆祝这一成就!   2. 您会如何鼓励作者向SST期刊投稿? SST是全球最早以半导体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期刊之一。半导体技术是科技创新与工业变革的基础,因此,本期刊发表的文章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此外,SST由知名出版社IOP出版社运营和出版,在半导体领域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   3. 在您看来,半导体领域最近最令人兴奋的研究进展是什么? 采用光子晶体技术的半导体激光器展现出极高的功率。通过结合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可以制造出具有不同波长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未来有望取代传统的气体和固体激光器。 此外,研究发现,在碳化硅上外延生长的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其电子迁移率高于常规硅材料。采用该材料制造的晶体管,其工作速度比传统硅晶体管快一个数量级,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介绍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年影响因子:1.9  Citescore: 4.3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ST)专注于半导体的研究及其应用。SST是专业半导体领域的领军期刊,所发表的研究工作的质量从每篇文章的高下载量上可见一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读者。SST的范围涵盖了半导体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包括:基本特性;材料和纳米结构;器件及应用;制造和加工;新兴领域,如拓扑绝缘体、层状材料和纳米线、能量半导体和柔性电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