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最新资讯

30 Oct 2025

欢迎印度国际大学Amar P. Misra 教授新任Physica Scripta期刊主编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Amar P. Misra教授新任Physica Scripta期刊主编。 Amar P. Misra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逾 130篇研究文章,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与丰富的出版经验。他自2005 年起任职于印度国际大学,并担任该校研究委员会成员。同时,他积极参与印度等离子体科学学会及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等离子体物理分部的学术事务,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在出任Physica Scripta期刊主编之前,Amar P. Misra教授曾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及客座编辑,一直致力于促进科研出版的质量与创新。 在谈及这一任命时,他表示:“能够担任Physica Scripta的主编,我深感荣幸。尽管责任重大,但我将全力维护并提升期刊的学术声誉,同时加强与作者、审稿人及读者的联系。我将把坚持严格的出版伦理与科研诚信放在首位,并通过严谨的同行评审,持续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您可以点击此处链接,查看更多Physica Scripta编委会成员。 期刊介绍 Physica Scripta 2024年影响因子:2.6  Citescore: 3.1 Physica Scripta(PHYSSCR,物理学手稿)是一本致力于呈现实验和理论物理学任何分支及相关领域(尤其是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原创研究的国际期刊。PHYSSCR每年出版12期,除原创性研究外,还出版编委会特邀文章、专刊等,包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研讨。

29 Oct 2025

JMM编委访谈|苏州大学刘会聪教授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MM)是该领域的领军期刊,涵盖了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近日,我们采访了JMM期刊编委之一,来自苏州大学的刘会聪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 未来将是一个万物皆可感知、皆可交互、皆可智能的时代。我的研究工作是用微能源技术去解决它们的“供能”问题,用微传感技术赋予它们敏锐的“感官”,再用片上智能给予它们独立的“大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能够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愿景进程中,是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2.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我的团队目前专注于自供能传感微系统、智能传感与人机交互两大核心方向。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将微能源、微传感与AI算法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能量-传感-计算’一体化的智能微系统。 第一,高效微能源收集技术。旨在从环境中俘获能源,如振动能、热能、波浪能、风能与电磁场能等,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我们的研究更加注重器件在宽频带、多方向、随机幅值等真实复杂环境下的高效换能,致力于为无人值守的状态监测、故障预警节点,乃至智慧海洋、智慧城市的传感末梢,提供可持续能源方案。 第二,微纳传感与人机交互技术。研发面向灵巧操作的MEMS电子皮肤,以及面向微创手术的芯片级末端力感知方案。通过设计新颖的微纳结构和集成方法,致力于实现对多维力、滑移、温度、纹理等信息的同步解码,为机器人赋予细腻的具身感知,这是实现高级人机交互与智能操作的物理基础。 第三,能源-传感-计算一体化的智能微系统。未来的传感器不应只是数据的“采集端”,更应是信息的“处理端”。我们正探索将轻量化的类脑与仿生AI算法与传感单元进行异构集成,在‘端侧’直接完成信号去噪、关键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这种“片上智能”的策略,是实现真正长续航、高效能、智能化微系统的关键路径。   3. 您认为五年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 我认为未来五年,我们这个领域(微机电系统/微纳技术)的研究重点,将从“制造更小、更灵敏的器件”,向“构建更智能、更自主的微系统”深度演进: 芯片异构集成: 单一功能的MEMS芯片将逐渐被多功能异构集成的微系统所取代。通过先进封装技术,将MEMS传感器、CMOS处理电路、微能源模块、甚至AI加速单元,集成在一个微小的封装内。这需要我们在跨材料、跨工艺的集成技术上取得突破。 物理智能与新材料: “智能”将不再仅仅是算法的事。我们将更多地利用新材料(如压电/铁电材料、相变材料、超材料)的非线性物理特性,在器件层面直接实现一部分“计算”或“决策”功能,即“物理智能”。 从“传感器”到“智能体”: 随着端侧智能的成熟,单个的微传感器将进化为微型智能体。它们不仅能感知,还能进行简单的学习、适应和通信,形成大规模的、自组织的“微尘”网络,在机器人、物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颠覆性作用。   4.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MM期刊编委团队? 非常荣幸能够加入JMM的编委团队,这对我而言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选择加入,首先是因为JMM作为微机电系统领域的旗舰期刊,其关注的核心方向微纳制造、微纳器件等与我团队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这里是展示我们领域前沿核心创新的舞台。 从我还是博士生开始,JMM就是我导师口中和文献库里“标杆”一般的存在。能在JMM上发表文章,是对研究工作原创性和严谨性的高度认可。能够为期刊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作为一名学者的荣幸。我深知JMM期刊对于塑造微纳领域发展方向的重要性。我期待通过编委的工作,能与全球的微纳领域学者们交流碰撞,把握领域发展的脉搏。同时尽我所能去发掘和支持那些具有创新潜力的、特别是来自交叉学科的优秀稿件,共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5. 您认为像JMM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我认为JMM期刊的作用应该远不止于一个“论文发表平台”,而是要通过严格的评审标准和前瞻性的专题策划,为整个微机电系统领域设立学术的“黄金标准”。发表在JMM上的论文,希望能够定义新的研究热点,或为一个长期的技术难题提供权威的解决方案。同时, JMM的编委会、审稿人库和作者群,本身就构成了这个领域最核心、最活跃的学术共同体。它为全球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开放的交流平台。可以说,JMM的历史,就是微机电系统领域发展史的缩影,期待未来它能继续引领这个领域走向新的辉煌。 编委介绍 刘会聪  教授 苏州大学 刘会聪,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爱斯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13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12.8至2013.8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微纳能源收集技术、微纳感知与智能交互的研究工作。已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学术总引超6500次。受邀做国际/国内会议主旨报告/邀请报告25次。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相关成果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一等奖。目前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兼副总干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微纳制造分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微纳机器人分会理事、全国微机电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Micromachines客座编辑、JMM青年编委,振动能源采集技术国际会议(VEH 2019)联合主席,微纳领域权威国际会议TPC委员(Transducers 2021/2025, PowerMEMS 2021, IEEE-NEMS 2018/2019/2021/2022)等。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24年影响因子:2.1  Citescore:5.0 Journal...

22 Oct 2025

IOP出版社公布2025年“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获奖名单

我们很高兴地公布2025年“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获奖名单。今年的获奖文章汇集了在过去三年间在IOP出版社发表、且通讯作者来自中国的高影响力研究成果,并在各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与引用。今年的获奖文章覆盖以下学科类别: 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生物医学科学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科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 物理学 综述文章 获奖名单展示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杰出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科研群体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与贡献。IOP出版社向各位获奖的作者们表示热烈祝贺!您可以点击此处链接,查看完整获奖名单。 想成为未来“中国高被引文章奖”的获奖者吗? 如果您希望在IOP出版社发表下一篇文章,并让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获奖作品一同展示,欢迎浏览我们的期刊列表或使用我们免费的期刊查找工具,选择最适合您研究方向的投稿平台。 想增加您研究的可见度吗? 我们的出版支持页面提供建议和见解,包括如何增加文章发布的潜在影响等。 获奖名单

21 Oct 2025

英国物理学会主席基思·伯内特爵士出席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大会,呼吁以创新教育应对全球工程人才挑战

2025年10月13日,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工程院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开幕。大会以“工程塑造绿色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工程界的智慧与力量,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工程动能。 英国物理学会主席基思·伯内特爵士(Sir Keith Burnett)出席了大会主论坛三:工程能力建设,并发表题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能力——全球人才战略》(Engineering Capacity for a Sustainable World – A Talent Strategy for the Planet)的主旨演讲。 伯内特爵士在演讲中结合自身在推动先进制造与低碳能源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通过重新定义科研、高等教育、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边界,推动工程创新与人才培养。他以航空航天减排及核能未来发展的案例,阐释了绿色技术如何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并为青年提供有意义的培训。他还分享了这些实践如何正在影响英国与中国在科研重点、创新资金分配以及国际合作方向上的新布局,为全球工程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启示。 谈及工程教育的未来,伯内特爵士指出,全球工程界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人才短缺。当前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亟需重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他强调,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编程、控制系统开发等基础技能,还应具备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搭建交互接口的能力,并熟悉控制系统与机器学习技术。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技术的快速迭代相适应。 在谈到人工智能在科研中的作用时,伯内特爵士表示,从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到引力波的探测,AI和机器学习已成为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的长期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与评估。 >>点击此处链接 ,订阅IOP期刊最新资讯。

15 Oct 2025

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访谈|香港大学Edmund Lam教授

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简称IOP)成立于1873年,是一个致力于提高对物理学理解和应用的知名国际性学术机构,其使命是促进物理学的发展和其在全世界的传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和传播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以及促进物理学教育的发展。根据专家推荐,学会每年遴选英国及国际上在物理学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为推动物理学科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为其会士。 近日,我们采访了英国物理学会会士、香港大学Edmund Lam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成为会士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成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推动计算光学成像的发展。虽然我的背景主要是电气工程,但这项工作需要对光学系统中的物理原理有深入理解。被授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对我来说是一项极大的荣誉,这也是对我团队在该领域贡献的认可。   2.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计算光学成像把光学系统看作是对物体信息的编码器,而计算算法则是对这些信息的解码器。二者结合能够带来新的成像能力。我的团队广泛研究的一个例子是数字全息术,其中全息图包含了关于波前的信息,而计算算法可以提取这些信息,从而提供三维内容。   3.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 我开始科研生涯时,正值数码相机逐渐取代胶片相机的时期。我希望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采集以及后续处理来提升整体的成像能力。   4. 您能分享一个职业生涯中最令您自豪的项目或成就吗? 我的团队开发了多种计算光学成像系统,并研究了它们的应用。我们目前积极推进的一个项目是构建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用于评估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我们的目标是开发一种便携式系统,能够穿透散射介质成像,因为大量塑料碎片沉积在水中,然后从图像中识别微塑料的种类。我们的首个版本被命名为 SPLASH(Smart Polarization and Spectroscopic Holography,智能偏振与光谱全息技术),并入选了 2023 年在迪拜举办的 “人文原型展” (Prototypes for Humanities),作为 COP28 气候峰会的一部分。   5. 您认为接下来五年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革命意味着许多成像中的计算方法现在都涉及从数据中学习。我的团队已经在这一方向探索了数年,但我相信新的、更优的算法将继续推动计算光学成像的前沿发展。   6. 您对该领域的青年科研人员有什么建议? 保持好奇心。寻找那些让你感兴趣并能造福他人的问题。 编委介绍 Edmund Lam  教授 香港大学 Edmund Lam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任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教授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此前,他曾担任计算机工程课程主任、系副主任(主管科研与创新),以及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与学习)。在科研方面,他领导 成像系统实验室,研究范围涵盖计算光学成像主题,从算法设计到生物医学及环境应用。迄今为止,他已发表超过 200 篇期刊论文,并持有 6 项专利。他是英国物理学会(IOP)、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光学学会(Optica)、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国际影像科学与技术学会(IS&T)以及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

14 Oct 2025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物理学会会士及其团队在量子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英国物理学会(IOP)及IOP出版社热烈祝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John Clarke教授与其同事Michel Devoret和John Martinis荣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科学发展中的杰出贡献。这一奖项的颁发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量子年”,意义非凡。   三位科学家主要在上世纪80年代于美国开展合作研究,他们揭示了量子粒子如何能够穿透物质——这一量子隧穿过程为超导量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当今量子计算机等前沿应用的重要支撑。   John Clarke教授在获奖后表示:“这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惊喜。我从未想过这项工作会获得诺贝尔奖。”他回顾了研究成果如何推动了包括手机在内的技术进步,并向早期量子科学研究的先驱者致敬。   英国物理学会首席执行官Tom Grinyer表示:“很高兴在国际量子年看到这一物理学领域获得认可。我们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获得诺贝尔奖倍感自豪,也向Michel Devoret和John Martinis致以诚挚祝贺,感谢他们做出的重要而卓越的工作!”   英国物理学会前主席、英国皇家学会会士Peter Knight爵士评价道:“我们向John Clarke、Michel Devoret和John Martinis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他们在揭示宏观量子隧穿与电路能量量子化方面的实验成果,极大地拓展了量子科学的边界。在国际量子年获得这一认可尤为及时,他们的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量子世界的理解,也为未来量子技术——包括计算、传感与安全通信——奠定了关键基础。”   IOP出版社首席执行官Antonia Seymour表示:“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总是科学界值得庆祝的时刻。我们赞扬获奖者在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并自豪地出版了部分获奖者的重要研究成果,这些工作展现了他们研究的深度与影响力。”   IOP 出版社出版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多篇论文,包括: Effect of Dissipation on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of an Adjustable Admittance on the Macroscopic Energy Levels of a Current Biased Josephson Junction Observation of the a.c. Josephson Effect...

29 Sep 2025

JMM编委访谈|南方科技大学林苑菁助理教授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MM)是该领域的领军期刊,涵盖了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近日,我们采访了JMM期刊编委之一,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林苑菁助理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课题组研究立足于数字健康需求,致力于将材料制备、器件优化、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移动式健康医疗监测应用结合,利用纳米材料及柔性制备技术实现微纳传感器、能源存储器件及可穿戴智能集成系统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①针对电化学器件性能衰减问题,阐明材料微纳界面结构及化学组分对其稳定性、离子/电子传输的影响机理;②针对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生物传感器的可控构筑,提出共形、渗透型界面设计,实现微摩尔级别理化指标的连续稳定监测;③针对多功能器件柔性单片集成挑战,提出高精度、高可控性的功能材料沉积、器件兼容集成策略,构筑可穿戴无创生理监测集成系统。   2. 您认为五年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 现有的可穿戴器件中,关键器件模块依然为刚性(如电路模块)。未来仍需解决柔性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尤其对于健康监测的应用,需要细致地与临床数据进行关联验证,保障准确性、可靠性。   3.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MM期刊编委团队? 很荣幸成为JMM编委团队的一员。JMM在微纳器件与系统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专业性强。JMM的研究范畴包含了微纳制造技术、微纳传感技术等,也是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加入JMM也让我有机会可以跟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交流,探讨合作。   4. 您认为像JMM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JMM作为微机电系统和微纳技术领域的旗舰期刊之一,为微机械加工、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等交叉学科提供核心交流平台,推动跨学科融合,促进了行业工艺标准的形成。于此同时,期刊发表的工作强调工程落地转化,加速了实验室成果商业化应用。此外,期刊对新兴研究方向的敏锐捕捉对于前言科技的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编委介绍 林苑菁  助理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林苑菁,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柔性微纳器件实验室PI。2014年取得南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2019年起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研究立足于生化传感技术在数字健康、具身智能、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致力于将材料制备、器件优化、大数据分析与可穿戴便携式传感技术相结合,利用微米纳米材料及柔性制备技术实现微纳传感器、能源存储器件及智能集成系统等。迄今于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入选IAAM Fellow, JSPS HOPE Fellow, 2024 Nanoscale Emerging Investigators。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Nanotechnology副主编,Biosensors,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编委,Nano Letters, FlexMat,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青年编委。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25 Sep 2025

IOP出版社与百度学术合作,提供优质的中国出版服务

IOP出版社在2024年与中国学术搜索引擎百度学术达成合作,将IOP出版社的学术资源整合到百度平台上。此项合作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通过百度学术平台查找和访问IOP出版社的内容。 百度学术将为IOP出版社的期刊标注“官方认证”标识,以帮助推广期刊品牌,并提升中国学者的搜索质量。同时,百度还提供“在线投稿”按钮,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一键投稿”轻松将他们的作品提交至平台。 IOP出版社亚太区出版总监杨萍萍表示:“此次合作彰显了IOP出版社致力于在中国提供优质和本地化出版服务的承诺。通过在百度平台上全面认证IOP出版社的期刊,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期刊真实性的保证,并提升作者及其作品的可见度。” IOP出版社已加入百度学术上的超过104万个学术网站,每年为数千万学术用户提供近30亿次服务。

24 Sep 2025

IOP出版社全球审稿人调查揭示:AI 在同行评审中的应用正引发学界分歧

IOP出版社近期发布的全球审稿人调查Peer review in the era of AI显示,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在生成式AI的应用上态度正在加剧分化。   这项研究延续了去年的类似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者开始接受AI工具作为辅助,而另一些人则担忧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AI被用于评估自身工作的情况下。   目前,IOP出版社并不允许在同行评审中使用AI,因为生成式模型尚无法满足科研伦理、法律和学术标准。但学界也逐渐认识到,AI有潜力作为辅助工具支持,而非取代人工评审。   主要发现包括: 41%的受访者认为生成式AI会对同行评审产生积极影响(比2024年增加12%),37%认为其会产生负面影响,22%保持中立或不确定。 32%的研究人员已在某种程度上使用过AI辅助审稿,其中最常见的用途是润色语法和改善行文(21%),以及总结文章内容(13%),但这也引发了对保密性和数据隐私的担忧。 57%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他们的文章被使用生成式AI撰写审稿报告,将感到不满。 女性学者整体上比男性更为谨慎,而青年学者则比资深学者更为乐观。 42%的研究人员认为自己能够准确识别AI撰写的审稿报告。   IOP出版社同行评审互动经理、本研究的主要作者Laura Feetham-Walker指出:“这些发现说明学术出版界在使用生成式AI时,对更清晰的社区标准和透明度的需求。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支持科研伦理和可信同行评审的框架也必须随之演进。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是开发直接集成到审稿系统中的AI工具,为审稿人和编辑提供支持,而不损害数据安全性和科研诚信。这类工具应当是对人工判断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想了解更多观点?>>欢迎点击此处链接,查看我们的核心洞察。

24 Sep 2025

欢迎您在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期刊发表最新研究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PMEA)期刊发表关于生理功能的传感、评估、可视化、建模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致力于临床研究与实践中的转化应用。期刊重点关注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前沿测量方法,以及现有技术的大规模验证。 全新文章类型 PMEA期刊发表关于传感、建模和控制生理功能的研究,强调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严格的验证。它促进临床医生、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以开发创新的健康解决方案。本刊欢迎不同主题的方法和应用研究,促进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进步。 为了让研讨会及类似活动的成果更加生动、多元和易于传播,PMEA期刊推出了全新的文章类型: Tutorials(教程类文章):面向对该主题不熟悉的读者,尤其是青年研究人员或转向新领域的资深学者。教程类文章提供背景知识和系统性介绍,比综述文章更具教学性,字数限制为 12,000–18,000词。 欢迎2025年新任编委会成员 Rik Vullings,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Vlasta Bari,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Beatrice De Maria,意大利米兰康复科学研究所 林宛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ntti-Pekka Rissanen,芬兰库奥皮奥大学医院 向特刊投稿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期刊每年都会策划并发布一系列特刊,聚焦生理测量领域的前沿进展。这些专题不仅提升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也为作者提供了更高的国际可见度。我们诚邀您探索正在进行和即将发布的专题,并考虑将您的研究成果投稿其中。 正在开放的特刊:https://iopscience.iop.org/journal/0967-3334/page/Focus%20issues 出版人寄语 过去几个月,PMEA期刊不仅扩展了期刊范围,还推出了全新的教程类文章,并迎来了新的编委会成员。我们很开心在7月于哥本哈根举办的EMBC会议期间与大家见面。欢迎您随时向我们反馈对期刊的意见与建议。 ——Carol Clark, PMEA期刊出版人 期刊介绍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2024年影响因子:2.7  Citescore:5.2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PMEA)由IOP出版社和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IPEM)合作出版,发表有关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生理功能的定量评估和可视化的论文,聚焦开发新的测量方法和其他验证方法。期刊鼓励作者公布研究的数据、代码和结果。

18 Sep 2025

MRX编委访谈|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mantsae Diale教授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MRX)采用快速出版的模式,发表各类功能材料在设计、制造、性能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近日,我们采访了MRX期刊编委之一,来自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的Mmantsae Diale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 Material science is a cover for much more innovations; in particular; my interest in energy has been sparked by desire to make electricity accessible for rural communities.   2.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I am engaged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 towards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 In addition, I also do research...

09 Sep 2025

欢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诸葛飞研究员新任JPhys Material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JPhys Materials近日宣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诸葛飞研究员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诸葛飞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 诸葛飞,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其后在广岛大学以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身份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工作,201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骨干人才。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及其在类脑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研究。迄今在Applied Physics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发表论文60余篇,被引用5500多次,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二等奖各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6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现担任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和Frontiers in Photonics副编辑、Journal of Physics: Materials和Micromachines编委。 期刊介绍 JPhys Materials 2024年影响因子:4.3  Citescore:8.8 JPhys Materials(JPMATER)是一本新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涵盖材料研究中最重要和最激动人心的进展,着重关注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包括:生物和生物医学材料;碳材料;电子材料;能源和环境材料;玻璃和非晶态材料;磁性材料;金属和合金;超材料;纳米;有机材料;光子材料;聚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半导体;智能材料;软物质;超导体;表面、界面和薄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