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P出版社诚邀您加入纳米前沿在线研讨会

17 6月 2021 gabriels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Nanotechnology(NANO)将在6月26日周六上午9:00至下午6:00举办一场精彩的在线研讨会,届时NANO期刊主编及多位领域内专家将与大家分享纳米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和进展。本次在线研讨会由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国栋研究员和高远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共同担任研讨会主席。同时还邀请了NANO期刊主编、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Ray LaPierre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等多位专家学者,研讨会将通过精彩报告和圆桌座谈的形式,与研究人员展开在线探讨,欢迎大家免费注册参会,参与讨论!


研讨会日程

  • 9:00     开幕致辞
  • 9:30     学术报告
  • 12:00   午休
  • 12:30   学术报告圆桌讨论
  • 15:30   圆桌讨论
  • 17:00   闭幕致辞

研讨会主席:

  • 李国栋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高远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潘曹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 积极参与互动的参会者还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现在就注册参会吧。
温馨提示: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Webex平台,首次观看前需要安装插件,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插件。观看地址:https://iop.webex.com.cn/iop/onstage/g.php?MTID=e85f9a335b313a9c036c6e05d38822468


研讨会主席

上午场:
李国栋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李国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济南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6-20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持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Nano Today、Small、Nanoscale、Ind. Eng. Chem. Re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十余篇文章。研究领域:

  1. 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其性能调控
  2. 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应用
高远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高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和2011年分别在南京大学强化部(DII)和布兰戴斯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布兰戴斯大学做博士后,导师徐兵教授。2013-2015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国立标准与技术局(NIST)担任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超分子自组装及生物纳米材料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JACS, Chem. Soc. Rev., ACS Nano等,引用1000+。获得一项美国专利授权。研究领域:

  • 触发类超分子自组装
  • 药物递送和可控释放
  • 分子影像及癌症诊疗
  • 动态光散射,小角中子散射
下午场:
潘曹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潘曹峰,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办公室主任,国家基金委“优青”获得者。2005、2010年分别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博士学位,2011与2012年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其后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建立压电电子学实验室。主要从事低维压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压电(光)电子学效应及人工触觉研究。在Nat. Photon.、Chem. Rev., Nat. Comm.、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ACS Nano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90余篇,被引8200余次(web of science),H因子48,1篇论文被评为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9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授权中国专利18项。在国内外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以及邀请报告30余次,并多次组织纳米光电与传感的国际会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北京市科技创新计划及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课题10余项。现任卓越领军综合期刊Sci. Bull.和IOP出版社Nanotechnology的副主编、中科院与Cell联合创办的Innovation期刊学术编辑,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


报告嘉宾

Ray LaPierre教授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Nanotechnology期刊主编
Ray LaPierre于1992年在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然后完成了工程硕士学位。之后,他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物理学院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他的研究生工作涉及为电信应用中的激光二极管开发 InGaAsP 合金的分子束外延。1997 年完成研究生工作后,他加入了 JDS Uniphase公司,在那里他开发了用于波分复用设备的介电涂层。2004 年,他再次加入麦克马斯特大学,担任工程物理系的助理教授。他目前担任工程物理学院的教授和院长。研究领域主要针对 III-V 族纳米线、分子束外延以及光伏、光电探测器和量子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他拥有超过 98 篇出版物、50篇受邀报告和138篇与纳米线相关的会议报告。他还是Nano Express期刊的编委成员。
王中林 院士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王中林,1961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国际顶尖纳米科学家、能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中林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生长机理和应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纳米能源技术和自驱动纳系统技术;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
戴庆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戴庆,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军委科技委主题专家。2007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完成本硕连读课程(MEng),201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剑桥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入选“国家特聘专家青年项目”并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要从事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光频相干电子源和基于QCM技术体外诊断系统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已在Nature Photon.、Nature Commun.、Adv. Mater.、Phys. Rev. Lett.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5篇,相关成果被Nature等科学媒体高亮报道。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5项,授权17项。作为执行主席举办了香山科学会议、ChinaNANO 光子学分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现担任Nanoscale期刊副主编和Nature、Nature Materials等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刘开辉 研究员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于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曾于 2009-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工作,目前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 低维材料结构与物理
  • 原位透射电镜、纳米光谱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低维材料的设计、生长及应用
刘新风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刘新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1年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超快光谱学研究。2015年入选中科院高层次人才计划,加入中科院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发展空间、时间和能量分辨的激光光谱技术,并应用于微纳激光器及谐振腔内激子光学性质调制等领域,为开发下一代超快、集成的微型纳米光子元件提供原型器件和物理机制分析。近年来在Nat. Commun., JACS, Adv. Mater., Nano Letters, ACS Nano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 总引用10000多次,H因子51。并应邀在Adv. Mater., Adv. Opt. Mater., Science China Mater.等期刊撰写综述。担任Nat. Nanotech., Science Adv., JACS, Adv. Mater., Nano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担任Nanotechnology客座编辑, Journal of Physics: Photonics, Nano Materials,编委会委员。
王海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王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4-2016年在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晋升为研究科学家。2018年加入University of Maryland任职Assistant Research Professor。2019年3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近年来,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ACS central science 以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杂志发表40余篇论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 基于微流体的功能性细胞/组织包埋组装技术用于单细胞分析、疾病治疗和组织修复;
  2. 微纳载药体系的高级组装以及与细胞、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
  3. 多尺度生物材料调控干细胞用于类器官的构建
张铁锐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工作经历:

  • 2009 -目前  研究员,博导,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2007 -2009  博士后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和化工系
  • 2005 -2007  博士后研究员,美国阿肯色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A
  • 2004 -2005  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博士后研究员,加拿大科学院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
  • 2003-2004  德国“洪堡”学者,德国马普胶体和界面研究所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能量转换纳米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

  1. 发展高性能纳米光催化材料用于光解水制氢、CO2和CO光还原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光固氮合成氨
  2. 发展高性能纳米催化材料用于氢燃料电池氧还原反应、电解水制氢、电催化CO2还原制燃料、电催化有机合成
  3. 胶体纳米结构:合成、表面改性、组装
周惠琼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周惠琼,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于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Heeger教授课题组(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博后研究。2015年入选中科院人才项目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致力于溶液法光伏器件的研究,在有机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为Solar RRL杂志Editorial Advisory Board成员,《物理化学学报》和InfoMat杂志青年编委。迄今为止发表文章80余篇。
周鹏 教授
复旦大学
周鹏,男,汉族,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担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

  • 新型二维层状半导体电子器件与特性研究
  • 下一代CMOS兼容非易失存储器研究

期刊介绍

Nanotechnology
2019年影响因子:3.551
Nanotechnology(NANO)创刊于1990年,是第一本纳米科研和技术领域的专业期刊。NANO发表纳米技术研究发展前沿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纳米研究进展的综述,主要集中在纳米能源、生物和医学、电子和光子、图案和纳米加工、传感和驱动、材料合成和材料性能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