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hysD编辑优选:一种新颖的GaN基材料低温外延技术及器件验证
文章介绍
JiadongYu(余佳东), Zixuan Zhang, Yi Luo(罗毅), Jian Wang, Lai Wang(汪莱), Xiang Li, Zhibiao Hao, Changzheng Sun, Yanjun Han, Bing Xiong, Hongtao Li
通讯作者:
- 罗毅,清华大学
研究背景:
GaN基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类直接跃迁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和电子器件的制备。在相对便宜的大尺寸的非晶衬底上直接外延GaN基薄膜有望降低器件成本,并且对制备柔性(光)电子器件和大面积电子器件也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产业界制备 GaN基外延片通常依靠传统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在单晶衬底上外延得到,其生长温度通常较高(>800℃)。然而非晶衬底(如玻璃和聚合物)的软化温度通常较低(<600℃),无法耐受较高的传统生长温度。为了降低GaN基材料外延生长温度,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辅助的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ICP-MOCVD)技术,在低温(580℃)下得到了GaN结晶薄膜并通过器件制备验证了其性能。
研究内容:
ICP-MOCVD设备采用的是易于产生高密度大面积均匀等离子体的ICP对V族前驱体(N2、NH3或两者的混合气)进行裂解,同时采用了沉积设备中常用的喷淋头结构作为带电粒子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在有效降低生长的温度的同时,一方面能够获得大面积均匀的流场,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预反应并使高能带电粒子得到有效过滤,减少了对衬底表面的破坏性轰击。最终到达衬底表面参与反应的主要是N2(A3Σu+)等亚稳态中性活性粒子。
图1 ICP-MOCVD的结构示意图
在580℃下于平片蓝宝石衬底上生长了300nm厚的GaN薄膜,XRD的(002)面和(102)面的FWHM分别为0.35°和0.64°,在1×1μm2范围内的AFM均方根粗糙度只有0.912nm,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学透过率能达到77-98%,显示出了较好的透过特性及较低的与光吸收相关的缺陷浓度,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ICP-MOCVD在580℃下生长的300nm厚GaN薄膜的 (a) (002)面和(102)面XRD摇摆曲线 (b) 在1×1μm2范围内的AFM图像 (c) 光学透射谱
为了验证GaN外延层的性能,分别制备了顶栅TFT和MSM光电导型探测器,器件结构和电镜照片如图3所示。两种器件的主要工作性能与已有的报道相比均处于中等水平(如表1和表2所示),初步验证了ICP-MOCVD技术的应用潜力。
图3 (a) GaN基顶栅TFT和 (b) MSM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c) GaN基顶栅TFT和 (d) MSM探测器的电镜照片
表1 本工作的器件性能与现有利用低温外延技术制备的GaN基TFT的比较
注1:此处最高制备温度指的不是GaN材料的最高外延生长温度,而是包括后续退火处理等环节的最高温度。
注2:HCPA-ALD为空心阴极等离子体辅助原子层沉积(Hollow Cathode Plasma-assisted ALD)。
表2 GaN基MSM探测器比探测率(D*)的比较
注1:UID表示非故意掺杂(unintentionally doped)。
作者介绍
罗毅 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 罗毅,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于1983年在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分别于1987年、199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起受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9年任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应用技术,包括激光器、LED、光调制器、光探测器,及其在光纤通信、宽带信息感知、半导体照明等领域的应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期刊介绍
- 2021年影响因子:3.409 Citescore:5.7
-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PhysD,《物理学报D:应用物理》)发表应用物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综述,具体包括:应用磁学和磁性材料、半导体和光子学、低温等离子体和等离子表面相互作用、凝聚态物理、表面科学和纳米结构、生物物理以及能源等六个领域。文章类型包括原创性论文、研究路线图、通讯以及每年针对热点研究的专题综述和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