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最新资讯

23 Jul 2024

IOP出版社中国合作期刊影响因子表现优异

2024年6月20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公布了包含SCI(SCIE)和 ESCI期刊的2023年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我们很高兴地宣布,IOP出版社旗下中国合作期刊影响因子表现优异。 研究人员在选择期刊投稿时,有很多需要参考的因素,比如同行评审的质量和速度,期刊的内容主旨、曝光量和阅读量以及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广泛的衡量标准为研究者提供了了解期刊相关性和影响力的判断依据。 Materials Futures(MF,《材料展望》)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2.0,在全球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学科领域排名41位(共计438种期刊),位列Q1区。2023年,MF期刊投稿后收到第一个决策的平均时长为1天,Citescore分数为7.4。该期刊由IOP出版社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联合出版,致力于发表材料领域重大突破研究进展。自2022年创刊至今,已出版10期,发表高质量文章119篇,文章浏览量超过60万次,下载量约25万次。本期刊面向全球开放获取,免收作者版面费 (AP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IJEM,《极端制造(英文)》)最新影响因子为16.1,相较去年上升9.5%,蝉联JCR工程/制造学科领域第一。2023年,IJEM期刊投稿后收到第一个决策的平均时长为3天,Citescore分数为17.7。该期刊聚焦于极端制造相关的各个领域,致力于出版从基础到工艺、计量、条件、环境和系统集成等领域最高质量和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

22 Jul 2024

IOP出版社物理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表现出色

2024年6月20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公布了包含SCI(SCIE)和 ESCI期刊的2023年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我们很高兴地宣布,IOP出版社旗下物理科学类期刊影响因子表现优异。 研究人员在选择期刊投稿时,有很多需要参考的因素,比如同行评审的质量和速度,期刊的内容主旨、曝光量和阅读量以及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广泛的衡量标准为研究者提供了了解期刊相关性和影响力的判断依据。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ROPP,物理学进展报告)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19.0,相较去年上升了5.0%。2023年,ROPP期刊投稿后收到第一个决策的平均时长为12天;同时,ROPP的Citescore分数为31.9。该期刊发表了涵盖物理学所有分支的综述文章,这些文章由受邀的全球顶尖专家撰写,目前ROPP已开始接受原创研究文章投稿。 Progress in Energy(PRGE,能源进展)期刊的首个影响因子为11.5。2023年,PRGE期刊投稿后收到第一个决策的平均时长为2天;同时,PRGE的Citescore分数为18.2。该期刊是一本多学科期刊,发表能源研究领域中高质量的权威综述和观点。 JPhys Photonics(物理学报:光电学)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4.6,相较去年上升了21.1%。2023年, JPhys Photonics期刊即时指数为2.1,Citescore分数为10.7。该期刊是一本新的开放获取期刊,重点介绍光的性质和应用研究中最重要和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JPhys Complexity(物理学报:复杂性)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2.6。2023年,JPhys Complexity期刊文章总下载量超过11万次;同时,JPhys Complexity的Citescore分数为4.3,相较去年上升48.3%。该期刊是一本跨学科的、完全开放获取的期刊,发表在复杂系统和网络所有领域中最重要的和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除此之外,JPhys Energy期刊和JPhys Materials期刊同样表现出色。JPhys Energy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7.0,相较去年上升了1.4%,Citescore分数为10.9;JPhys Materials期刊2023年影响因子为4.9,相较去年上升了2.1%,Citescore分数为10.3。

19 Jul 2024

IOP出版社新推出一系列致力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开放获取期刊

IOP出版社推出了全球首个致力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的开放获取期刊系列。新的多学科机器学习系列期刊将涵盖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物理科学、工程、生物医学和健康以及环境和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新的机器学习期刊系列是一个鼓励合作的平台。我们听取了研究界的意见,并引入了新的文章类型,致力于为整个系列中有趣的、高质量的机器学习文章找到一个家。 在2019年成功推出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MLST)期刊的基础上,IOP出版社的机器学习系列将继续扩展,推出三个新的期刊: Machine Learning: Health, Machine Learning: Earth, and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我们的三本新期刊将接受代表机器学习领域研究需求的各种文章类型,包括数据集、综述文章、挑战类文章和鼓励协作的基准类文章。 2025年全年,在三个机器学习新期刊上发表文章的作者都将被免除文章发表费用,并可以免费开放获取他们的文章。这些期刊将从2024年秋季开始接受投稿。 为什么选择在机器学习期刊系列上发表文章? 提高可见度:通过在我们的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文章,最大限度地增加您文章的曝光率和影响力。 无出版费用:在三个机器学习新期刊(Machine Learning: Earth,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 Machine Learning: Health)上发表文章,不需要支付文章出版费用。 卓越的同行评审服务: IOP出版因在包括机器学习系列在内的所有同行评审期刊中引入双向匿名和透明的同行评审过程而获得2023年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商协会(ALPSP)影响力奖。 灵活和创新的文章形式:该系列将独特地发布数据集、基准文章和挑战文章,以满足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科学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的不同需求。 期刊介绍 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年影响因子:6.3  Citescore:9.1 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LST)是一本跨学科期刊,致力于发表智能机器在物理、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天文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涉及领域包括:物理学和空间科学;设计和发现新材料和分子;材料表征技术;模拟材料、化学过程和生物系统;原子和粗粒度模拟;量子计算;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医学成像;地球科学(包括自然灾害预测)和气候学;模拟方法和高性能计算。同时,也包括机器学习方法在概念上的新进展:新的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架构;核心方法;概率和贝叶斯方法;生成方法;强化和主动学习;经常性和基于时间结构的方法;神经启发方法(包括神经形态计算)。 Machine Learning: Earth Machine Learning: Earth是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在地球、环境、气候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计算方法。该期刊发表应用数据驱动方法的研究报告,这些方法提高了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以及对生物圈、水圈、冰冻圈、大气圈和地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 Machine Learning:...

15 Jul 2024

欢迎北京理工大学尚江伟研究员/长聘副教授新任JPhysA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近日宣布北京理工大学尚江伟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尚江伟  研究员/长聘副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尚江伟,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导。2010年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并获得理学一等荣誉学位,2014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科技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到2017年先后在新加坡量子科技研究中心和德国锡根大学物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初加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研究方向为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主要包括量子层析、量子验证、非局域关联、算法的研究等。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 2023年影响因子:2.0  Citescore:4.1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JPhysA)每年出版50期,针对运用数学结构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基本过程,并探索这些结构的分析、计算和数值方法。期刊内容涵盖:统计物理;非平衡系统、计算方法和现代平衡理论;混沌和复杂系统;数学物理;量子力学和量子信息理论;场论和弦理论;流体和等离子体理论;生物模型等方面。文章类型包括原创性论文和综述,以及关注于热点研究的专题综述和特刊,提供及时、全面的纵览。

27 Jun 2024

IOP中国首席科学顾问薛其坤教授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为IOP中国首席科学顾问,薛其坤教授支持IOP与IOP出版社加深中国与国际学界的联系,并领导科学顾问委员会,为中国的科研进展及学术出版提供指导性建议。 薛其坤,1963年12月生,籍贯山东蒙阴。中国共产党党员。1984年在山东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物理系学习和工作。1999年至2005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至2005年任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至2013年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2011年至2016年任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3年至2020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7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任院长,2020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学副书记、校长,2022年起任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主任。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引领性重大科学突破的杰出科学家之一。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分子束外延、扫描隧道显微镜和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超高真空互联系统,成为在量子材料原子尺度可控制备和表征方面国际通用的强大实验技术。在此基础上,他率领团队取得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高温超导的两项原创性科学发现。拓扑绝缘体中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一次里程碑性突破,异质结界面高温超导的发现则开启了高温超导的全新研究方向,均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学术影响。他两次受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在诺贝尔论坛作特邀报告,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首位中国籍科学家荣获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奥利弗•巴克利奖(2024)和国际低温物理最高奖——菲列兹•伦敦奖(2022)。目前,薛其坤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的相关研究中仍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继续引领着这两个方向的国际学术进展。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于2000年首次颁奖,主要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发是科技界的盛事,每年获奖者不超过2名。自设立至今,共有37位科学家获奖。 来源:新华社、南方科技大学新闻网

13 Jun 2024

JPhysD期刊编委访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孙松副教授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PhysD)期刊发表应用物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综述,同时包括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近日,我们采访了JPhysD期刊编委之一,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的孙松副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 我所在的大的研究方向是纳米光子学,具体研究方向是纳米光学器件及对quantum emitter的发光增强。从物理原理上看,光同时具有电磁波和粒子的性质,同时可以作为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重要研究媒介,而纳米尺度下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又与宏观尺度情况大不相同,进一步丰富了该方向的物理内涵。此外,考虑纳米材料的多样性(金属、介质、二维材料等),更是极大的扩展了该方向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该研究方向有望在材料(如纳米发光材料等)-器件(如光源、波导、探测器、偏振片等)-系统(如通讯、传感、成像等)等多个层级进行应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总而言之,该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属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是这一方向持续吸引众多研究人员(包括我)的原因。   2.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我目前主要感兴趣的是纳米结构的谐振机理、对电磁场近场和远场的高效调控以及对quantum emitter的发光增强。主要面向荧光标记痕量物质传感和新型光子器件等应用。同时也和合作者一起探索纳米发光材料、电磁波超表面功能器件等。   3. 您认为五年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 就纳米光子学这一方向而言,我个人认为: 新纳米光学材料的发现与制备方法 新纳米光学器件的机理、设计与制备 多物理耦合的高效设计软件和算法 AI辅助的纳米结构定制、逆设计与功能实现 富含多种异质材料的纳米光子结构与实现方法 2D/3D大面积、低成本、高可靠性纳米加工技术 光子/光电子集成及实际应用 纳米光子学与其他物理领域(力、热、电、量子等)的深度融合   4.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PhysD期刊编委团队? JPhysD良好的学术声誉和专业水平 JPhysD专业、高效的编委团队 JPhysD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我希望能为这个方向的发展做一些贡献 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水平,开拓眼界   5. 您认为像JPhysD期刊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JPhysD在应用物理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术期刊中需要JPhysD这样有良好学术声誉的期刊来传播知识,促进相关研究方向的进步。希望JPhysD能够继续维持良好的学术声誉,持续吸引高质量论文。 编委介绍 孙松  副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 孙松,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副教授。2005-200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士(一等荣誉),2009-201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博士,2013-2017新加坡A*STAR科技研究局高性能计算所Scientist I。主要研究兴趣为电磁学、光学、纳米光子学、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和超表面等。自2022年1月开始担任J. Phys. D: Appl. Phys.期刊编委。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Physics D:...

05 Jun 2024

IOP出版社首席执行官Antonia Seymour中国行

2024年5月,IOP出版社首席执行官Antonia Seymour访问中国,与多家知名学术机构进行了一系列会谈和交流,旨在探索国际合作机会,推动全球科学研究的发展。 5月20日下午,IOP出版社代表团访问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双方就科学研究管理、期刊评价以及学术机构在出版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积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5月21日上午,Antonia Seymour等人访问了中国科学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双方探讨了发展和支持在中国出版的国际期刊方面的潜在合作。 5月21日下午,IOP出版社与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进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此次合作旨在建立紧密和长期的合作关系,涵盖国际交流、期刊出版、国际会议组织和人才项目等方面。 随后,IOP出版社一行访问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此次访问促进了双方在科研诚信管理、期刊评价等方面的交流,并交换了在中国推广目标导向出版联盟(Purpose-Led Publishing)和IOP出版社支持“开放获取期刊白名单”等领域的合作意愿。 5月24日,2024 IOP科学顾问委员会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共有14位科委顾问及代表参会。本次会议主题为“促进国际合作,克服科研障碍”,会议讨论了如何促进国际合作,并为中英物理学家在一些基础物理学问题上的合作创造机会。 此次中国行中,IOP出版社首席执行官Antonia Seymour与中国的科学家和学术机构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果的交流。IOP出版社期待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学界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物理科学的发展。

24 May 2024

欢迎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富春教授新任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近日宣布中国科学院大学张富春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张富春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张富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所长。1968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 1983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物理博士, 曾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马里兰大学, 瑞士苏黎世高等工学院任博士后。1988-2003年任辛辛那堤大学教授, 2003-2013年香港大学讲座教授, 2014-2016年浙江大学教授。1999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02获美国辛辛那堤大学校级杰出教授,2005 年获得香港大学最高研究成就奖, 2011 年获香港大学周光召自然科学讲座席。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特别是高温超导和非常规超导理论研究。任Report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board member. 期刊介绍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2022年影响因子:18.1  Citescore:32.3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ROPP)作为涵盖物理学各分支的权威性综述期刊,长期以来享有盛誉。所有综述均由编委会邀请全球顶尖专家撰写,覆盖物理的经典和热点议题。同时,ROPP现在开始接受原创研究文章投稿。

23 May 2024

欢迎您在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上发表研究工作

期刊简介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PhysD)期刊发表应用物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综述,同时包括能源材料以及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我们欢迎有关应用物理的实验、计算和理论研究报告。我们也欢迎强调技术的文章,并在结论中探讨基于物理学的基本机制及其更广泛的影响。JPhysD的文章除了科学性外,还应在新的应用物理学和相关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主题范围 应用磁学 半导体和光子学 低温等离子体 凝聚态物理:先进材料和量子材料 凝聚态物理:纳米器件和纳米结构 凝聚态物理:表面和界面科学 应用生物物理 能源   为什么要在JPhysD上发表文章? 高标准:涵盖应用物理领域的前沿多学科研究,并将这些研究转化为新的发现和创新技术。 读者群体覆盖全球:2021年有近200万次的全文下载量。 快速出版:我们致力于提供快速、专业的出版服务,确保快速的初审、受理和出版。一旦被接受,您的文章将在24小时内发表,并将包括一个可引用的DOI。 开放获取:可以选择开放获取出版,增加文章曝光率和影响力。 文章转移机会 国际化的编委会成员 学会出版社:IOP出版社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学会出版社,发表物理科学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和最佳研究。IOP出版社获取的所有利润都将回馈给英国物理学会(IOP),用于支持世界各地的研究、教育和推广。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2年影响因子:3.4  Citescore: 5.9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PhysD,《物理学报D:应用物理》)发表应用物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综述,具体包括:应用磁学和磁性材料、半导体和光子学、低温等离子体和等离子表面相互作用、凝聚态物理、表面科学和纳米结构、生物物理以及能源等六个领域。文章类型包括原创性论文、研究路线图、通讯以及每年针对热点研究的专题综述和特刊。

21 May 2024

欢迎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王国安教授新任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近日宣布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王国安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王国安  教授 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 王国安,2006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毕业, 现为美国南卡罗莱那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2006年至2011年任职于美国IBM公司半导体研究开发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重构射频和微波器件和智能射频应用, 微波新材料和制造技术,MEMS/NEMS, 传感器和传感系统,无线能量传输,以及3D集成器件和系统。研究成果包括超过140篇论文,60余项美国及国际授权权利,50余项专利申请,以及两本专著。2013-2019曾任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副编辑。现担任IEEE微波控制材料和器件技术委员会主席,微波材料和工艺技术委员会副主席,RF MEMS和微波声学技术委员会委员。获得的奖项包括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NSF CAREER AWARD),IEEE 杰出工程师奖,IBM 发明成就奖等。 期刊介绍 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 2022年影响因子:1.7  Citescore: 1.9 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ERX,《工程研究快讯》)是一本涵盖工程科学所有领域的多学科期刊,致力于发表新的实验和理论研究。ERX对文章长度的具有灵活性并采用快速同行评审政策。发表范围涵盖:电气工程(包括控制工程、量子工程、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电力工程、机器人和半导体工程)、 机械工程(包括航空工程、汽车工程、材料工程和真空工程)、土木工程(包括环境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和地理工程、结构工程)、化学工程(包括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化学合成和精炼,以及微加工)等方面。

15 May 2024

IOP出版社《2024年同行评审现状调查》发布

我们深知,了解科学界对我们提供卓越的研究人员体验至关重要,而直接从研究人员那里获取知识是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所在。 近日,IOP出版社进行了一项调查,收到了来自全球3000多名审稿人的回复。IOP出版社的同行评审互动经理Laura Feetham-Walker表示:“审稿人的工作对科学的进步至关重要。我们的《2024年同行评审现状调查》(State of Peer Review 2024)使我们有机会倾听这些审稿人的意见,并了解如何改善他们的审稿体验。关注审稿人的反馈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同行评审系统的透明度,还有助于促进研究人员同行评审技能的发展。” >>您可以点击此处链接,查看完整的《2024年同行评审现状调查》报告。

14 May 2024

欢迎香港大学孟子杨教授新任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近日宣布香港大学孟子杨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孟子杨  教授 香港大学 孟子杨,来自香港大学物理系,他是凝聚态物理学研究从业人员,主要关注量子多体系统中的模型设计和计算方法求解。无聊时,他会写些介绍科研甘苦的游戏文章以自遣。详见其网页,https://quantummc.xyz/。 期刊介绍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2022年影响因子:18.1  Citescore:32.3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ROPP)作为涵盖物理学各分支的权威性综述期刊,长期以来享有盛誉。所有综述均由编委会邀请全球顶尖专家撰写,覆盖物理的经典和热点议题。同时,ROPP现在开始接受原创研究文章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