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最新资讯

05 Mar 2025

IOP出版社发布2024年工作年报——庆祝转型与增长

IOP出版社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工作年报,展现了过去一年在转型与增长方面的重大进展,并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同行评审和科研诚信标准。   IOP出版社的年度亮点包括: 2024年IOP出版社共发表36,011篇文章,2023年为28,977篇; 47%的期刊论文以开放获取形式发表; 2024年IOP出版社的论文下载量达8700万次; 迄今为止,已有15,000名审稿人获得“IOP可信赖审稿人”(IOP Trusted Reviewer)认证; IOP出版社开放获取期刊接收的文章中,有15%来自低收入经济体的作者,并通过我们的文章出版费用折扣与减免计划获得支持; IOP出版社100%的收入回馈给科学事业。   这份报告展示了IOP出版社如何应对学术出版行业的快速变革。   IOP出版社首席执行官Antonia Seymour表示:“在IOP出版社,我们持续投资于可扩展、安全且具有适应性的技术,以提供并维护卓越的数字化体验,服务我们的学术社群和同事。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应对人工智能这一变革性的技术。”   报告还强调了IOP出版社在同行评审方面的领先地位,例如联合评审、双向匿名同行评审,以及“卓越同行评审:IOP培训和认证(Peer review excellence: IOP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在线课程。   Antonia Seymour补充道:“在学术出版行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我们能够持续取得成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指导理念、团队实力,以及科研群体对我们的信任。”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IOP出版社在2024年的工作,请点击此处浏览年报详细信息。

04 Mar 2025

欢迎您在2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研究工作

期刊简介 2D Materials (2DM) 期刊创刊于2014年,期刊主编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任文才研究员。2D Materials是一本跨学科的混合型期刊,致力于发表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的高质量、高影响力基础与应用研究。期刊重点关注以下研究方向: 石墨烯及石墨烯衍生材料(如氧化石墨烯、石墨烯量子点等) 硅烯和锗烯/硅烷和锗烷氮化硼 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 二维拓扑绝缘体 复合氧化物 复合材料 其他新型二维层状结构   为什么要在2DM上发表文章? 高标准:快速、严格和具有建设性意见的审稿过程,由期刊编委会成员进行监督。 快速出版:致力于提供快速、专业的出版服务,确保快速的初审、受理和出版。一旦被接受,您的文章将在24小时内发表,并将包括一个可引用的DOI。 开放获取:可以选择开放获取出版(需支付文章出版费用),提高文章可见度和影响力。 便捷转投:支持从其他IOP出版社期刊快速转投,并保留审稿报告,以节省时间并避免审稿人重复工作。 国际化的编委会成员:由来自全球的领域专家组成,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研究员。 期刊介绍 2D Materials 2023年影响因子:4.5  Citescore:10.7 2D Materials(2DM)创刊于2014年,是国际上二维材料领域的第一个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一区期刊,旨在报道二维材料研究及应用领域最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前沿科研成果,促进二维材料领域的学术成果交流。期刊立足于多学科视角,致力于涵盖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相关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二维材料的制备、表征、物理、性质研究及器件、能源、催化、复合材料等应用。 期刊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石墨烯及其他新型二维材料的制备、物性及光电、储能、热管理、膜技术等应用研究。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主要论文200多篇,被SCI他引4万多次,是科睿唯安公布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发明专利100余项,孵化了3家高技术企业。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26 Feb 2025

欢迎您在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

想在顶级期刊发表您的突破性物理研究?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致力于发表涵盖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和应用物理等各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为什么选择在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上发表研究文章? 高标准:发表跨学科前沿研究,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全球读者:被全球超3500家机构访问,确保您的研究广泛传播。 快速发表:我们致力于提供快速、专业的出版服务,确保快速的初审、受理和出版。一旦被接受,您的文章将在24小时内发表,并将包括一个可引用的DOI。 开放获取:提供开放获取选项,提高研究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国际化的编辑团队:由全球顶尖专家组成,确保高质量同行评审。 学会出版社:IOP出版社获取的所有利润都将回馈给英国物理学会(IOP),用于支持世界各地的研究、教育和推广活动。   >>点击此处链接,了解期刊详情并提交您的研究成果。 期刊介绍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2023年影响因子:19.1  Citescore:31.9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ROPP)作为涵盖物理学各分支的权威性综述期刊,长期以来享有盛誉。所有综述均由编委会邀请全球顶尖专家撰写,覆盖物理的经典和热点议题。同时,ROPP现在开始接受原创研究文章投稿。

25 Feb 2025

欢迎广东工业大学芮先宏教授新任Nanotechnology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Nanotechnology近日宣布广东工业大学芮先宏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芮先宏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芮先宏,广东工业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副主编。近年来围绕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领域开展系统研究,在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储能机理方面取得较多突出成果。在Nat. Commun.、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论文总引用17000余次,h-index(引用指数):74,多次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近5年获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资助。 期刊介绍 Nanotechnology 2023年影响因子:2.9  Citescore:7.1 Nanotechnology(NANO)创刊于1990年,是第一本纳米科研和技术领域的专业期刊。NANO发表纳米技术研究发展前沿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纳米研究进展的综述,主要集中在纳米能源、生物和医学、电子和光子、图案和纳米加工、传感和驱动、材料合成和材料性能等领域。

21 Feb 2025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Vincenzo Pecunia副教授新任Nano Futures期刊主编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Vincenzo Pecunia副教授新任Nano Futures期刊主编。 Vincenzo Pecunia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可持续能源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并领导可持续光电子研究小组。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可印刷半导体(如钙钛矿类材料、有机半导体和碳纳米管)及其光电子特性,以及在可持续光电子和光伏领域的应用。 当被问及担任Nano Futures主编最期待什么时,Vincenzo表示:“作为Nano Futures的主编,我很高兴能够推动创新性、跨学科的研究,引领新兴领域的发展——这正是Nano Futures的独特定位所在。我也期待促进专家间的合作,推动高影响力论文的发表,并提升期刊在促进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长期科学价值方面的作用,为研究人员、读者和整个社会带来更多贡献。”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Nano Futures期刊的信息并向Nano Futures期刊投稿,请点击此处链接,访问期刊主页。 期刊介绍 Nano Futures 2023年影响因子:2.5  Citescore:4.3 Nano Futures(NANOF,纳米展望)是一本具有高影响力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期刊,捕捉开拓性研究和对纳米科学产生长远影响的未来导向性研究。这本期刊将为纳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独特的新平台。在快速发表具有重大发现的研究工作的同时,首要任务是将具有高影响力的内容与高质量的作者服务相结合。

19 Feb 2025

欢迎长安大学孙亚松教授新任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近日宣布长安大学孙亚松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孙亚松  教授 长安大学 孙亚松,长安大学教授。2011年7月东北大学热能工程博士毕业。2011年进入华北电力大学工作,2017年调往西北工业大学工作。2023年转入长安大学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瑞典梅拉达论大学留学。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系统热管理的研究工作。曾先后荣获第十六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等荣誉。 期刊介绍 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 2023年影响因子:1.5  Citescore: 2.2 Engineering Research Express(ERX,《工程研究快讯》)是一本涵盖工程科学所有领域的多学科期刊,致力于发表新的实验和理论研究。ERX对文章长度的具有灵活性并采用快速同行评审政策。发表范围涵盖:电气工程(包括控制工程、量子工程、电子工程、光学工程、电力工程、机器人和半导体工程)、 机械工程(包括航空工程、汽车工程、材料工程和真空工程)、土木工程(包括环境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和地理工程、结构工程)、化学工程(包括生物工程、食品科学、化学合成和精炼,以及微加工)等方面。

17 Feb 2025

欢迎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王建禄教授新任Nanotechnology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Nanotechnology近日宣布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王建禄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王建禄  教授 复旦大学 王建禄,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教授,光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光电材料与探测器,铁电材料物理及器件,光电传感芯片与系统。近年来,在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及Nano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授权发明专利20项。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杰青,优青,面上基金,上海市科委创新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项目10余项。现任Materials Today Electronics副主编,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编委,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计算成像专委会委员。 期刊介绍 Nanotechnology 2023年影响因子:2.9  Citescore:7.1 Nanotechnology(NANO)创刊于1990年,是第一本纳米科研和技术领域的专业期刊。NANO发表纳米技术研究发展前沿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纳米研究进展的综述,主要集中在纳米能源、生物和医学、电子和光子、图案和纳米加工、传感和驱动、材料合成和材料性能等领域。

14 Feb 2025

祝贺湖南大学廖蕾教授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湖南大学廖蕾教授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FInstP)。  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简称IOP)成立于1873年,是一个致力于提高对物理学理解和应用的知名国际性学术机构,其使命是促进物理学的发展和其在全世界的传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和传播物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以及促进物理学教育的发展。根据专家推荐,学会每年遴选英国及国际上在物理学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和为推动物理学科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为其会士。 会士介绍 廖蕾 教授 湖南大学 廖蕾,博士,男,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院长、教授,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和IOP(英国物理学会)会士。主要从事微纳电子器件的研究。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任千禧研究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任教于武汉大学与湖南大学。廖蕾教授在Nature、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他引超过25000次,H因子87。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湖南省创新群体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集成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02重大专项和应急项目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十多项 ,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际材料联合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荣誉。他现任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n Devices和Frontier of Physics期刊副主编,Solid State Electronics,Chinese Physics Letters和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期刊编委。

08 Feb 2025

欢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新任ERIS期刊执行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ility近日宣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伟强研究员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执行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陈伟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陈伟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今);东北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本科(2004)和博士(2010)毕业生,耶鲁大学博士后(2010-2013)和副研究员(2013-2015)。主要从事产业生态系统工程、资源环境数智技术与可持续管理研究。曾获国际产业生态学会会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最佳论文奖(Graedel Prize)、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青年科技奖和全球华人产业生态学会学术创新奖。主持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20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One Earth、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刊》等国内外一流期刊。 期刊介绍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ility 2023年影响因子:2.7  Citescore:2.7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ility(ERIS)是一本涵盖多学科的开放获取期刊,本期刊旨在发表针对各种规模和地理环境的基础建设及其相关系统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的研究,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和持久性研究,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等。我们欢迎包括定性、定量、实验性、理论及应用研究的所有方法学研究。

05 Feb 2025

JMM编委访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韩梦迪助理教授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MM)是该领域的领军期刊,涵盖了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近日,我们采访了JMM期刊编委之一,来自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韩梦迪助理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我们的实验室专注于柔性电子和生物电子器件的创新研发,汇聚了微纳制造、电路与电子学、智能传感器技术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引入三维结构和磁性材料,推动电子皮肤、无线生物传感和微型机器人等关键领域的发展。例如,我们基于三维微型应变片阵列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子皮肤,利用三维结构能够在多个方向上形变的特性,实现了对法向力和剪切力的解耦,这对于触觉传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们还利用磁场能够无衰减地穿透生物组织的特性,基于低频交变磁场开发了植入式无线传感系统,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远程监测,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MM期刊编委团队? 非常荣幸能够成为JMM期刊编委会的一员,我要对JMM期刊给予我这个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我选择加入编委团队,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JMM期刊在微机电系统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其研究范畴涵盖微纳制造、生物医学器件、传感器等多个领域,与我的研究兴趣高度吻合。 JMM期刊以其卓越的学术质量和声誉著称,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便经常听闻导师和同行对它的赞誉。 在我的研究生涯中,JMM期刊发表的论文一直是我重要的参考资料,它们的专业性和深度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研究思路。 我期待通过加入JMM期刊编委团队,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推动微机电系统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3. 您认为像JMM期刊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JMM期刊在微机电系统领域享有盛誉,是该领域的权威和顶级学术平台。众多经典论文均在此期刊上发表,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了宝贵的资源。JMM期刊目前聚焦于生物医学器件、微纳加工技术、物理与生化传感器、微纳流体等多个前沿领域,发表的文章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参考价值,对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产业界人士都具有深远的影响。JMM期刊跨越了电子、材料、机械、生物医学工程、物理、化学和力学等多个学科,拥有一支国际化的编辑团队,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声誉,已成为微机电系统领域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随着微机电系统领域的不断发展,JMM期刊将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为全球科研和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编委介绍 韩梦迪  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 韩梦迪,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1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2015-2017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就读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7-2020年于美国西北大学Querrey Simpson生物电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已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Robotics、Science Advances、PNA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获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青年科学家(2020)、《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地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世界顶尖2%科学家(2023)、iCANX青年科学家(2024)、亚洲青年科学家(2024)等奖励及荣誉。韩梦迪课题组致力于研发微机械生物电子器件,助力电子皮肤、无线生物传感、微型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23年影响因子:2.4  Citescore:4.5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MM)是该领域的领军期刊,涵盖了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JMM专注于制造和集成技术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推广新的制造技术及设备。该期刊的研究范围包括微型工程和纳米工程学,涉及物理、化学、电子和生物等领域,也发表关于硅和非硅材料的制造和集成方面的最新研究。

27 Jan 2025

IOP出版社恭祝大家新春快乐

值此蛇年新春来临之际,IOP出版社全体员工恭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衷心感谢各位编委、作者、读者、审稿人以及合作伙伴们对IOP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您的信任与合作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新的一年里,IOP出版社将继续为全球研究人员提供优质的出版服务,助力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今年,我们特别邀请了IOP出版社首席执行官Antonia Seymour女士、英国物理学会首席执行官Tom Grinyer先生以及IOP出版社北京办公室全体员工为大家送上诚挚的新春祝福:恭祝大家蛇年喜顺!愿您笔走龙蛇事业兴,龙蛇飞舞生活美!愿您及家人新年安康、事业顺利、科研进步、成果丰硕! 点击收看新年祝福视频↓ 

15 Jan 2025

JPhysD编委访谈|湖南大学物理学院罗海陆教授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JPhysD)期刊发表应用物理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综述。近日,我们采访了JPhysD期刊编委之一,来自湖南大学物理学院的罗海陆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 我选择投身于自旋光子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源于该领域融合了量子力学与光学的核心精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物理内涵,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自旋光子学不仅涉及到光子的传输、操控和检测,还深入探索了光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相互作用,这为新型光子器件的设计和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新的自由度。我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充满热情,希望能够为推动相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目前,我的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自旋光子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其在光学模拟运算、全光图像处理、量子测量及量子成像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探索。我们的团队致力于开发基于光子自旋霍尔效应的精密测量技术和微分成像技术,并探索这些技术在精密测量、生物成像和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3. 您认为五年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 我认为五年后自旋光子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理 探究单光子自旋与其轨道运动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这一机理的研究对于理解光子的微观性质及其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确操控和观测单光子的自旋与轨道状态,可以揭示出量子力学中许多基本而微妙的效应,为新型量子器件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发展基于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微分成像技术 通过巧妙利用光子自旋的特性,结合先进的成像算法与设备,实现对物体微小形变、细微结构以及透明物体的高精度捕捉与呈现,从而大幅提高测量与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拓展其在科研、工业及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三、发展基于光子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实现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 积极探索并创新性地应用光子自旋属性来研发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光子自旋的独特性质使其能够在多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环境中产生敏感响应,通过对这些响应的精准分析与解读,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磁场以及生物分子等关键参数的高效、精准检测。 四、自旋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结合,探索新型纳米光子器件 自旋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致力于研发具有突破性能的新型纳米光子器件。通过精确操控纳米尺度下的光子自旋态及自旋-轨道相互作用,有望实现对光信号的高效操控与处理。   4.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编委团队?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作为国际知名的应用物理学期刊,汇聚并发表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非常荣幸能够加入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团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个人和团队的学术影响力,还能为我提供一个与全球顶尖科学家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共同推动应用物理学的进步。   5. 您认为像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像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这样的高水平期刊对应用物理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们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还通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机制保证了发表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此外,这些期刊还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编委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