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L编辑优选:中国元素碳空气污染及其区域性健康差异

05 2月 2024 gabriels
本篇研究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刘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课题组。本研究采用卫星遥感、现有地面观测、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气大数据的组合,预测2005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各地的地面大气元素碳浓度,揭示出根据不同排放源和区域背景量身定制环境政策和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文章介绍

Atmospheric elemental carbon pollution and its regional health disparities in China

Yun Hang, Xia Meng, Yuzhi Xi, Danlu Zhang, Xiuran Lin, Fengchao Liang, Hezhong Tian, Tiantian Li, Tijian Wang, Junji Cao, Qingyan Fu, Sagnik Dey, Shenshen Li, Kan Huang, Haidong Kan, Xiaoming Shi(施小明) and Yang Liu(刘阳)

通讯作者:

  • 施小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刘阳,美国埃默里大学

 

研究背景:

先前的研究报告称,与总的环境细颗粒物(PM2.5)相比,大气元素碳(EC)可能具有较高的潜在毒性。然而,大部分关于EC的研究都是在美国和欧洲进行的,而中国的EC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欧美地区。由于缺乏记录长期EC水平的监测网络,研究中国EC暴露的健康影响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中国在过去十年对PM2.5总量实施了严格的减排措施,多项研究表明其浓度显著下降,但EC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的死亡负担仍然大体上是未知的。

 

研究内容:

我们采用了卫星遥感、现有地面观测、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气大数据的组合,预测了2005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各地的地面EC浓度,实现了10公里的空间分辨率。我们的研究显示,自2005年以来,全国平均年均EC浓度相对稳定,即使总PM2.5水平已大幅下降。此外,我们使用基线死亡率数据和来自队列研究的汇总死亡风险计算了归因于中国长期EC暴露的所有原因非意外死亡。这一分析揭示了由长期EC暴露引起的死亡负担在中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归因于不同地区EC规定的有效性水平各异。具体来说,这些措施在一线城市缓解EC相关健康风险方面是有效的。然而,在以燃煤电厂和工业设施高度集中的地区,还需要采取额外努力控制排放。这一观察强调了根据不同排放源和区域背景量身定制环境政策和干预措施的重要性。

图:2005年至2018年间,估计由长期EC暴露引起的中国所有原因非意外死亡。(A)比较了全国平均年EC浓度(红色虚线,参考右侧y轴)及其相应的提前死亡人数(紫色条形,参考左侧y轴)。(B)显示了中国每个省份的14年累计死亡人数。


作者介绍

刘阳  教授

美国埃默里大学

  • 刘阳,埃默里大学罗林斯公共卫生学院甘加罗萨杰出讲席教授,环境健康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卫星气溶胶遥感反演和产品设计;卫星遥感在空气污染暴露评价及健康影响研究中的应用;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机器学习与空间统计学。
 

施小明  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施小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非传染病流行病学,聚焦环境因素和老龄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组织规划实施国家人体生物监测计划。

期刊介绍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 2022年影响因子:6.7  Citescore: 10.1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以金色开放获取模式出版,作者可选择将原始数据作为补充资料与文章一起发表。所有研究人员可以免费获取这些研究成果。ERL汇聚了关注环境变化及其应对的研究团体和政策制定团体的意见,涵盖了环境科学的所有方面,出版研究快报、综述文章、观点和社论。ERL顺应了环境科学的跨学科发表的趋势,反映了该领域相关的方法、工具和评估战略,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广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