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M编委访谈|南方科技大学林苑菁助理教授

29 Sep 2025 gabriels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MM)是该领域的领军期刊,涵盖了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近日,我们采访了JMM期刊编委之一,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林苑菁助理教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课题组研究立足于数字健康需求,致力于将材料制备、器件优化、大数据智能分析与移动式健康医疗监测应用结合,利用纳米材料及柔性制备技术实现微纳传感器、能源存储器件及可穿戴智能集成系统等。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①针对电化学器件性能衰减问题,阐明材料微纳界面结构及化学组分对其稳定性、离子/电子传输的影响机理;②针对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生物传感器的可控构筑,提出共形、渗透型界面设计,实现微摩尔级别理化指标的连续稳定监测;③针对多功能器件柔性单片集成挑战,提出高精度、高可控性的功能材料沉积、器件兼容集成策略,构筑可穿戴无创生理监测集成系统。

 

2. 您认为五年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

现有的可穿戴器件中,关键器件模块依然为刚性(如电路模块)。未来仍需解决柔性器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尤其对于健康监测的应用,需要细致地与临床数据进行关联验证,保障准确性、可靠性。

 

3.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MM期刊编委团队?

很荣幸成为JMM编委团队的一员。JMM在微纳器件与系统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专业性强。JMM的研究范畴包含了微纳制造技术、微纳传感技术等,也是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加入JMM也让我有机会可以跟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交流,探讨合作。

 

4. 您认为像JMM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JMM作为微机电系统和微纳技术领域的旗舰期刊之一,为微机械加工、微流体、生物传感器等交叉学科提供核心交流平台,推动跨学科融合,促进了行业工艺标准的形成。于此同时,期刊发表的工作强调工程落地转化,加速了实验室成果商业化应用。此外,期刊对新兴研究方向的敏锐捕捉对于前言科技的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


编委介绍

林苑菁  助理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 林苑菁,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柔性微纳器件实验室PI。2014年取得南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学位。2019年起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研究立足于生化传感技术在数字健康、具身智能、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需求,致力于将材料制备、器件优化、大数据分析与可穿戴便携式传感技术相结合,利用微米纳米材料及柔性制备技术实现微纳传感器、能源存储器件及智能集成系统等。迄今于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入选IAAM Fellow, JSPS HOPE Fellow, 2024 Nanoscale Emerging Investigators。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Nanotechnology副主编,Biosensors,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编委,Nano Letters, FlexMat,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青年编委。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 2024年影响因子:2.1  Citescore:5.0
  •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JMM)是该领域的领军期刊,涵盖了微型机电结构、设备和系统,以及微观力学与微机电的各个方面。JMM专注于制造和集成技术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推广新的制造技术及设备。该期刊的研究范围包括微型工程和纳米工程学,涉及物理、化学、电子和生物等领域,也发表关于硅和非硅材料的制造和集成方面的最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