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IOP出版社联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推出全新开放获取期刊——Materials Futures

13 Aug 2025

物理世界|致敬埃米·诺特

《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是世界领先的物理杂志,并以月刊的形式发送给英国物理学会(IOP)的所有成员。《物理世界》的每一期都涵盖了世界各地科学家都关注的时事新闻和关键问题,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和科学作家的专题文章、综合新闻和分析,以及精辟的观点文章。 我们将不定期精选出其中的优秀文章,供大家阅读。希望您喜欢阅读本期文章! 文章介绍 致敬埃米·诺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苟利军 编译自Isabel Rabey. Celebrating Emmy Noether. Physics World,2025,(6):34 本文选自《物理》2025年第7期   李·菲利普斯(Lee Phillips)在他的首部著作《爱因斯坦的启迪者:埃米·诺特与现代物理的诞生》(Einstein’s Tutor : the Story of Emmy Noether and the Invention of Modern Physics )中,颂扬了德国数学家埃米·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的生平与贡献。尽管作为一名犹太裔数学家,诺特的一生充满了种种障碍、不公和歧视,但她却彻底变革了数学领域,并发现了被誉为“整个物理学中最为深刻的成果”。菲利普斯的这本书以“诺特定理”为核心展开叙述,这一定理本身也诞生于现代理论物理发展史中极具魅力的重要时代。     1900年左右的数学天才埃米·诺特   诺特成长的时代,女性的权利十分有限。她无法以正式学生的身份注册入学,只能在父亲的支持下在巴伐利亚的埃尔朗根大学旁听课程,她的父亲正是该校的一名数学教授。当时,年轻的诺特是全校986名学生中仅有的两名女性旁听生之一。就在两年前,该校教师还曾宣称男女同校将会“扰乱学术秩序”。尽管面对如此强大的保守势力,她仍于1903年顺利毕业。 诺特继续追求高级数学知识,前往被誉为“世界数学中心”的哥廷根大学。在那里,她得以聆听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们的课程,其中包括施瓦西、闵可夫斯基、布卢门塔尔、克莱因和希尔伯特。就在她求学期间,法律终于发生变化:女性终于被允许以正式学生的身份注册入学。1904年,诺特回到埃尔朗根大学,在保罗·戈尔丹(Paul Gordan)的指导下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答辩。当时她是该校唯一一名注册入学的女学生,其他46名学生全为男性。 打破“男性俱乐部”的壁垒 尽管诺特的能力远超一般标准,她在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却仍无法获得大学的正式职位。她只能无薪工作近十年,代替她的父亲教授课程,并指导他名下的博士生。截至1915年,诺特是全欧洲唯一一位拥有数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她努力工作,以求在对称性与不变量理论领域获得认可。最终,她接受了克莱因和希尔伯特的邀请,前往哥廷根与他们一起工作。在那里,他们三人与爱因斯坦会面,讨论他当时最新的研究内容——广义相对论。 在这本书中,菲利普斯生动地描绘了诺特在哥廷根的生活,以及她与克莱因、希尔伯特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巨擘共事的岁月。这些人物在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和生动。事实上,本书前三章的大部分内容刻画的都是这些男性科学家,为诺特的到来铺陈背景。菲利普斯的描述让人不难想象,这些才华横溢而略显怪癖的人物如何共同推进数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前沿探索。正是在这里,当诺特协助爱因斯坦发展广义相对论时,她发现了一个深刻的结果:宇宙中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着一个守恒定律。 菲利普斯在书中不断强调,如果没有诺特,爱因斯坦永远无法真正深入理解广义相对论的核心内涵。爱因斯坦本人曾表达过对诺特数学能力的赞叹,他惊讶于自己的方程在诺特手中所呈现出的优雅与普适性——他说:“我从未想过事情可以用如此优雅和普适的方式表达。”菲利普斯认为,爱因斯坦不应被视为广义相对论唯一的创立者。事实上,格罗斯曼、克莱因、贝索、希尔伯特,尤其是诺特的贡献,长期以来都被严重低估,这正是菲利普斯希望通过本书加以纠正的错误认知。 贯穿全书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强调诺特所获得的来自同时代男性科学家的支持与协助的重要性。在哥廷根时,为了争取让诺特获得大学任教资格(即教授资格),曾爆发过激烈的争论。尽管有许多人支持她,但多数人将她视为一个“特例”,认为一般而言,女性并不适合担任大学教授。相反,希尔伯特认为性别无关紧要(他那句著名的话“这里又不是澡堂”,广为流传),强调科学需要最杰出的人才,而诺特恰好就是其中之一。爱因斯坦也站在维护男女平等权利的角度,为她争取权益。 终于,在1919年,诺特作为特例获得了教授资格,并于1922年被提升为教授。然而,她的工作仍旧是无薪的。实际上,她的晋升还附带了特别条款,明确表示诺特“不被允许对任何男性雇员行使任何形式的权威”。不过,希尔伯特最终还是成功为她争取到了一份来自校方的小额薪资合同。1933年,诺特是纳粹政权上台后首批被解职的犹太学者之一,她的朋友们再次挺身而出。德国数学家Helmut Hasse联合其他14位同事写信呼吁当局重视诺特的学术价值,请求允许她继续向一小批高年级学生授课,但政府拒绝了这一请求。 诺特的遗产 当诺特不得不离开德国时,许多同事为支持她移民而撰写了推荐信,其中一封信写道:“她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十到十二位数学家之一。”然而,她并未被安排进入某所著名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例如外尔与爱因斯坦均受邀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所机构当时被称为“男性的大学”);相反,人们推荐她前往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布林莫尔学院,这是一所女子学院。推荐信中称,她在那里任职“不会与任何人竞争……这位最杰出的女性数学家,正好与最杰出的女子大学相配”。菲利普斯在书中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措辞的反感。然而,各种资料显示,诺特在布林莫尔学院的生活很愉快,并一直在那里工作,直到1935年意外辞世,年仅53岁。 菲利普斯本人拥有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并且多年游走于学术界与工业界。他的专业背景也在写作中有所体现,书中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太常见的鲜明印记。虽然整体风格轻松随意、如同闲聊,但也不时夹杂着带有明显学术色彩的措辞(例如:“在本章中,我将解释……”),这种表述方式出现在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中,显得略微不合时宜。此外,他也倾向于不断重复地、过于热情地赞美诺特。书评人更偏爱“展示而非讲述”的叙述方法,因为诺特的才华本就足以令人信服,完全可以让读者自行得出结论。 菲利普斯在本书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对称性和守恒定律等复杂的数学概念以科普的形式介绍给大众读者,这本身就是颇具挑战性的。他竭力描述与诺特定理相关的关键数学和物理概念,但书中的某些内容确实需要读者具备一定大学物理与数学的基础知识才能完全理解。此外,这本书还附带了长达40页的附录,包含大量额外的物理内容,一些评论者认为这些内容实属多余。 《爱因斯坦的启迪者》一书确实成功实现了它的首要目标:让读者熟悉埃米·诺特,以及她在数学与物理领域工作的重要意义。书中的最后一章探讨了诺特的学术遗产,快速而生动地介绍了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量子计算机、经济学甚至XKCD漫画(译者注:XKCD是一部以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知名网络漫画,风格幽默,广受科技和学术圈喜爱)等诸多领域的最新进展,展现了诺特定理非凡广泛的影响力。菲利普斯希望通过此书让诺特进入大众视野,这本书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一小步。正如宇宙学家兼作家Katie Mack所言:“诺特定理之于理论物理,正如自然选择之于生物学一样重要。”

12 Aug 2025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期刊2024年亮点文章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IJEM)期刊致力于发表极端功能器件与系统背后的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质量研究文章与综述,为该领域的前沿成果提供理想发布平台。 2024年期刊影响因子上升至21.3,使IJEM成为工程与制造研究领域排名领先的期刊。所有文章均经过IOP出版社严格的同行评审流程,确保您获取的是值得信赖、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本开放获取期刊,IJEM期刊所有文章均可免费阅读——无需订阅,无需付费。   为什么选择在IJEM期刊发表您的研究文章? 扩大研究影响力:您的文章不仅将实现开放获取,还可能通过IOP出版社的转换协议免除发表费用,提升研究的可见度与传播力。 产生学术影响:21.3的影响因子使IJEM位列JCR Q1区,您的研究将与该领域最优秀的成果共同发表,增强引用与认可。 获得广泛认可:我们致力于为作者提供快速、专业的出版服务,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初审、接收与发表。文章接收后最快24小时即可上线,供全球读者阅读、分享与引用。 与优质研究并肩:借助IOP出版社权威、公正且具有建设性的同行评审流程,您的研究将展示在该领域最优质的学术成果之中。   >>欢迎您点击此处链接,查看IJEM期刊2024年亮点文章合集。 精选文章 Two-photon polymerization-based 4D print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Bingcong Jian et al 2024 Int. J. Extrem. Manuf. 6 012001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Ti–Ta–Cu alloys for the next-generation load-bearing implants Amit Bandyopadhyay et al 2024 Int. J. Extrem. Manuf. 6 015503   Review on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ed aluminum...

11 Aug 2025

NANO编辑优选:杂原子Sn插层对WS2滑移能垒影响的电子机制

本篇研究来自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震课题组。本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Sn插层WS2层状材料的摩擦调控机制。Sn插层使层间距增至5.46Å,增强静电斥力并抑制动态电荷波动,从而显著降低滑动能垒,性能优于MoS2和石墨烯等二维材料。作者提出总电荷密度差异演化指标,以定量关联能垒变化,并通过实验验证层间失配结构。研究结果为二维材料的超低摩擦润滑设计及工业节能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文章介绍 Electronic mechanism behi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calated heteroatom Sn on the slip energy barrierin layered WS2 Dulin Huang(黄笃林), Gonglei Shao(邵功磊), Xu Zhang(张旭) and Zhen Zhou(周震) 通讯作者: 周震,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背景: 摩擦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其造成的能源损耗约占全球总消耗的20%,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二维层状材料(如石墨烯、MoS2和WS2等)因其弱层间范德华相互作用和优异的润滑性能,成为摩擦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材料仍存在局限性:石墨烯在潮湿环境中易氧化,MoS2需复杂的界面工程才能实现超润滑性,成本高昂。相比之下,WS2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宽温适应性(−200°C至600°C),但其摩擦性能优化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此外,杂原子(如Sn)插层对层状材料的滑动机制研究较少,现有理论指标(如局部电荷密度差异)难以全面解释动态滑动过程中的能垒变化,亟需新的定量分析工具,以深入揭示其摩擦调控机制。   研究内容: 本研究聚焦于二维层状材料WS2的摩擦调控机制,重点探讨异质原子Sn插层对层间滑动能垒的电子作用。针对传统二维润滑材料(如石墨烯和MoS2)存在的氧化敏感性、复杂界面工程需求及插层机制不明确等问题,研究结合理论计算与实验分析,系统揭示了Sn插层对WS2层间摩擦性能的影响,旨在阐明其超低摩擦的物理本质,并为新型润滑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通过理论计算,研究确定了层间滑动能垒、摩擦力和剪切强度,并绘制滑动势能曲线。同时,提出新型指标“总电荷密度差异演化”(Δρ2),通过积分动态滑动过程中总电荷密度的变化,定量关联能量耗散与电荷行为,深入分析Sn插层对层间静电斥力及电荷波动的影响。实验方面,利用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ADF-STEM)观测Sn插层WS2的层间错位结构,验证理论预测的结构失配效应。通过STEM强度线剖面分析,确认插层后W原子间距增大及层间滑移距离,与计算结果一致。 研究结果建立了Sn插层WS2的电子摩擦调控模型,阐明电荷动态行为与能量耗散的定量关系,为二维材料摩擦学提供理论框架。Δρ2指标的提出拓展了摩擦机制的量化分析工具,适用于其他插层体系及异质界面的摩擦性能预测。该研究结合多尺度理论与实验,解决了异质原子插层润滑机制的关键难题,为二维材料在先进润滑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介绍 周震  教授 郑州大学、南开大学 周震,郑州大学化工学院院长、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通过高通量计算、实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设计可再生能源存储与转化材料与系统。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和Adv.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50余篇,被引48000余次,h-index为125。2014-2023年连续11年入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2018-2024年连续七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现为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和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等期刊副主编、Journal of...

11 Aug 2025

ERE特刊精选|基于自然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解决方案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Carly D Ziter,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 Rachel Buxton,加拿大卡尔顿大学   主题范围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world’s people now living in urban areas, and humanity facing joint biodiversity and climate crises, urban ecology has gained rapid attention as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solution to these issues. Central to this challenge is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08 Aug 2025

ERE特刊征稿|Focus on Stewarding Old and Mature Forests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Alexander Evans,美国森林管理协会 Jennifer Chandler,美国宾夕法尼亚西切斯特大学 Miranda Curzon,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ristina Eisenberg,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 Austin Himes,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主题范围 Old forests are critical ecosystem that are rare and at high risk. Old growth and other old forests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supporting biodiversity, hydrological regimes, nutrient cycles, carbon storage, and numerous other ecological processes. The decline in old forests has...

08 Aug 2025

JPCM编辑优选:金属硫化物超导电性研究综述

本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洪芳和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岳彬彬课题组。金属硫化物是研究奇异电荷有序态、超导电性及其关联行为的理想平台。本综述聚焦金属硫化物超导电性的研究进展,系统性地梳理了不同维度金属硫化物的超导电性,介绍了包括拓扑超导、手性超导、Ising超导、多带超导等新奇超导现象,特别关注了压力诱导的绝缘-超导转变,以及与其他物性的关联行为。 文章介绍 Superconductivity in metal sulfides Wei Zhong(钟韦), He Zhang(张赫), Fang Hong(洪芳),Binbin Yue(岳彬彬)   通讯作者: 洪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岳彬彬,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背景: 发现新型超导体一直是超导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是系统揭示超导机制、超导演化规律的有效途径。在传统BCS超导体研究方面,近年来人们在轻元素体系(特别是金属氢化物)中实现了接近室温的超导转变,点亮了走向“室温超导”的明灯,也激发了关于轻元素超导体的研究兴趣。这里,我们主要关注了硫基轻元素超导体-金属硫化物,这类材料呈现出丰富的一维、二维、三维结构,并伴随着电荷密度波的演化。大多数金属硫化物在常规压力或高压下出现了超导转变,为研究轻元素超导体提供了新的平台。该综述旨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为即将或者正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一定的指导,加深对轻元素超导体系的认识,进而发现更多的轻元素超导体。   研究内容: 如元素周期表中总结的超导硫化物所示,硫基轻元素超导体中金属硫化物占绝大多数。这些金属硫化物主要对应于三维(MM)、二维(TMD)和准一维(TMT)结构。多维度的结构为理解超导电性提供了多尺度的研究视角:三维体系展现体相电子特性,二维结构呈现显著的量子限域效应,而准一维体系则表现出强各向异性特征。本文系统梳理了不同维度金属硫化物的结构特性以及与超导特性之间的构效关系,着重探讨了压力下电子结构的演化以及压致超导的出现,同时也介绍了该体系中涌现的若干突破性超导现象,包括但不限于:Ising型自旋-轨道耦合超导、拓扑表面态诱导超导、手性p波配对超导、多能带协同超导以及非常规配对机制超导等。通过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加深相关研究人员对硫基超导材料体系的认识,同时也为新型超导材料设计与超导机制解析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介绍 洪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压物理方面研究,在超高压材料合成与表征、压力下物质的电输运和超导电性、高压结构与相变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岳彬彬: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致力于功能材料光电性能的高压调控,以及极端环境下材料的相变、形变演化机理研究。 期刊介绍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2024年影响因子:2.6  Citescore: 4.6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JPCM)为读者提供凝聚态物理、软物质、纳米科学和生物物理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JPCM发表实验/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读者可以获取涉及下列领域的专题综述、快报和特刊:表面、界面和原子尺度的科学,液体、软物质和生物物理,纳米材料和纳米电子,固体结构的晶格动力,电子结构,超导体和金属、半导体,电介质和铁电,以及磁学与磁性材料。

07 Aug 2025

JPhys Photonics影响因子升至8.4,编委寄语展望期刊未来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JPhys Photonics期刊取得了重要里程碑——2024年影响因子达8.4,相较去年上升了82.6%,位列JCR Q1区。2024年,JPhys Photonics期刊投稿后收到第一个决策的平均时长为8天,Citescore分数为11.4。 该期刊是一本开放获取期刊,重点介绍光的性质和应用研究中最重要和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为此,我们邀请了部分JPhys Photonics期刊的编委,分享他们对期刊的看法与期待。 编委寄语 JPhys Photonics为广大研究人员提供了绝佳的交流平台,推动了光学相关领域的蓬勃发展;作为委员会的一员,这些年与JPhys Photonics共同进步,我深感荣幸。 ——JPhys Photonics期刊编委、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研究员 Behind JPhys Photonics‘s IF 8.4 is a dedicated team ensuring quick and seamless publication. Submit your photonics breakthroughs to this vibrant community! ——JPhys Photonics期刊编委、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程晋罗研究员 I am thrilled that the JPhys Photonics‘ Impact Factor has now reached 8.4, and I couldn’t be more proud of...

06 Aug 2025

会议预告 |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allenges in Integrability”

会议日期:9 November—21 November 2025 会议地点:Conference Room M425, Innovation Academy for Precisio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China 会议链接:https://sciforum.net/event/iwiI?subscribe&section=#welcom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study of integrability and exactly-solved models has advanced rapidly across diverse frontiers. In high energy physics, the discovery of integrable structures in higher-dimensional gauge theories and string...

06 Aug 2025

QST编辑优选:基于量子游走的量子网络纠缠分发

本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尚云课题组。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首个基于量子行走的普适性高维纠缠分发方案。通过设计新型量子中继模块,实现了无需高维联合测量的Bell态和GHZ态分发,基于Steiner树的动态路径算法,实现任意拓扑网络的纠缠分发,并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成功验证了两方/三方二维纠缠分发(保真度最高达79.8%)。特别构建的Sierpinski分形量子网络展现出更优的量子游走扩散特性,为大规模量子网络提供了兼具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的新范式。 文章介绍 Entanglement distribution based on quantum walk inarbitrary quantum networks Tianen Chen(陈天恩), Yun Shang(尚云), Chitong Chen(陈驰通) and Heng Fan(范桁) 通讯作者: 尚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研究背景: 量子网络发展面临高维纠缠分发的关键挑战:传统中继器难以实现高维贝尔态/GHZ态的联合测量,且缺乏网络拓扑适应性。虽然量子行走具有相干性和平台兼容性优势,但现有方案依赖非局域操作。本研究旨在通过量子游走设计一种无需高维联合测量并支持任意网络拓扑的普适性纠缠分发框架,从而实现大规模网络上的高维纠缠态分发。通过结合理论创新与超导量子实验,为未来量子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 1、基于量子游走的高维纠缠分布模块化方案: 利用多硬币量子游走操作,将局域节点的高维Bell态或GHZ态扩展为远程纠缠。通过设计树形量子网络上的纠缠分发方案并利用Steiner树结构,提出适配任意量子网络的高维纠缠分发方案。 2、构建分形量子网络: 基于Sierpinski垫片结构,利用GHZ态的纠缠分发来连接节点,构建新分形网络。并分析其上的量子游走扩散特性,发现其传输效率较经典分形网络有显著提升。   3、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验证2维情况的核心模块: 两方分发:使用两Bell态或GHZ态,通过量子游走操作分布纠缠,保真度分别达79.8(2.0)%和54.3(3.2)%;三方分发:结合三Bell态或GHZ态,实现三方GHZ态分发,保真度分别54.4(1.1)%和47.0(0.7)%。   关键成果与重要性: 创新性地利用量子行走的并行特性,提出首个无需高维联合测量的纠缠分发协议,将高维纠缠分发转化为单粒子局域测量;设计基于Steiner树的动态路径算法,实现任意拓扑网络的纠缠分发,实验模块可直接嵌入现有量子中继器架构,推动实用化进程;构建的Sierpinski分形网络展现出更优的量子扩散特性,为复杂量子网络设计提供新思路。结合分形自相似性,支持多层级纠缠资源共享,提升网络容错性和可扩展性。 作者介绍 尚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尚云,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CCF杰出会员。长期从事量子计算基础理论、量子游走、量子机器学习研究。目前已在npj Quantum information,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60多篇文章。曾获CCF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期刊介绍 Quantum Science and...

05 Aug 2025

Chinese Physics Letters期刊2024年亮点文章

正在寻找物理学各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已为您精选了Chinese Physics Letters(CPL)期刊于2024年发表的部分代表性文章,全面展示本刊在学术质量与研究广度方面的卓越表现。   阅读本合集,您将可以: 节省时间,高效获取最新研究成果; 全面掌握各物理领域的前沿动态; 获取经过IOP出版社严格同行评审的可靠科学成果。   如果您有意向在CPL期刊投稿,您的研究将会: 与高质量研究同行:借助IOP出版社权威、公正、具有建设性的审稿流程,您的成果将与领域内高水平研究并肩发表。 让研究迅速被看见:平均28天即可获得初审结果,助您快速触达目标读者群体。 获得应有的认可:CPL期刊通过设立奖项,表彰作者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助您向学术界展示研究成果与影响力。 支持全球物理研究、教育与科普事业:CPL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由IOP出版社出版。IOP出版社作为全球领先的学会出版社,其利润均用于支持英国物理学会(IOP)推动的全球科研、教育与科普项目。这意味着,您的论文将为全球物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您点击此处链接,查看CPL期刊2024年亮点文章合集。 精选文章 Signature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La4Ni3O10 Qing Li et al 2024 Chinese Phys. Lett. 41 017401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La3Ni2O7 Kun Jiang et al 2024 Chinese Phys. Lett. 41 017402   Observation of Zero-Energy Modes with Possible Time-Reversal Symmetry Breaking on Step Edge of CaKFe4As4 Lu Cao et...

04 Aug 2025

Machine Learning系列全新期刊发布第一期文章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IOP出版社旗下三本全新开放获取期刊——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MLEng)、Machine Learning: Health(MLHealth) 和 Machine Learning: Earth(MLEarth) 的第一期文章现已正式上线! 这三本跨学科期刊分别聚焦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及数据驱动计算方法在工程、医学与健康科学,以及地球、环境与气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推动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与实际应用。 三本期刊的主编分别撰写了特别社论: Jay Lee教授在MLEng创刊社论中介绍了期刊如何推动严谨、跨学科的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工程研究,打造创新与解决实际应用的平台。 Jimeng Sun教授在MLHealth创刊社论中强调期刊将致力于推动医学与健康科学中伦理、可复现的人工智能研究,助力解决现实问题。 Pierre Gentine教授在MLEarth创刊社论中阐述了期刊如何通过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研究,深入理解地球系统,推动环境领域的跨学科解决方案。   即日起至2025年底,IOP出版社将免除这三本期刊的文章出版费用(APC)。这意味着作者可以免费将研究成果以开放获取形式发表,最大程度提升文章可见度,无需任何费用。立即将您的下一篇研究成果投稿至MLEng、MLHealth或MLEarth,与全球研究者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学术和应用前沿!   为什么选择向Machine Learning期刊系列投稿? 广泛的跨学科范围:汇聚各领域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研究者,共同推动科学进步。 提升研究影响力:完全开放获取,免费向全球读者开放,扩大研究传播范围。 严格的出版标准:仅接收在各自领域具有重要突破的高质量文章。 严谨的同行评审:由IOP出版社全球专家审稿人网络和权威编委会全程把关。 学会主办、回馈科研:IOP出版社为英国物理学会旗下出版机构,所有利润均用于支持全球科学研究、教育和科普事业。   您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立即阅读第一期文章,探索最新研究成果: MLEng:https://iopscience.iop.org/issue/3049-4761/1/1 MLHealth:https://iopscience.iop.org/issue/3049-477X/1/1 MLEarth:https://iopscience.iop.org/issue/3049-4753/1/1 期刊介绍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是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在所有工程领域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数据驱动的计算方法。该期刊还发表介绍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方法、理论或概念上的进展,并将其应用于所有工程领域的研究。   Machine Learning: Health Machine Learning: Health是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在医疗保健、医学、生物、临床和健康科学领域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计算方法。该期刊还发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方法、理论或概念上的进展,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和健康科学的研究。   Machine Learning: Earth Machine Learning: Earth是一本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致力于在地球、环境、气候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领域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计算方法。该期刊发表应用数据驱动方法的研究报告,这些方法提高了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以及对生物圈、水圈、冰冻圈、大气圈和地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认识。

01 Aug 2025

SSTECH特刊征稿|关注自然启发膜技术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兰阳,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姜忠义,天津大学 Marc-Olivier Coppens,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主题范围 This special issue will focus on advances in membrane technologies inspired by nature to address global 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It will delve in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membranes, emphasizing their significance in sustainable processes. Key topics includ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nature-inspired membranes, showcasing adv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