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hysD编辑优选: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石墨型氮化碳增强可见光催化NO氧化
2022年6月,西南大学倪呈圣课题组在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lasma-treatment of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NO abatement under visible light”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曾琦淼,通讯作者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倪呈圣副教授。论文也得到了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倪九派教授、陈宏副教授,阿尔斯特大学Davide Mariotti教授和重庆工商大学卢兰英老师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文章介绍 Plasma-treatment of polymeric carbon nitride for efficient NO abatement under visible light Qimiao Zeng(曾琦淼), Jiupai Ni(倪九派), Davide Mariotti, Lanying Lu(卢兰英), Hong Chen(陈宏) and Chengsheng Ni(倪呈圣) 通讯作者: 倪呈圣,西南大学 研究背景: 光催化氧化法是目前净化空气中低浓度氮氧化物(NOx)最环保、经济和高效的技术。氮化碳聚合物(PCN)具有无毒、易制备、带隙合适、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受到光催化领域的关注。但其活性位点少和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导致可见光催化活性偏低。对此,研究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对PCN进行改性,例如形态调控、元素掺杂、异质结耦合等。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可以通过改变表面形态、调整电子结构、促进活性组分的分散或产生新的活性相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此外,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自由基和高能电子利于去除空气污染物。本研究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PCN实现高效可见光催化氧化一氧化氮(NO),为提高PCN可见光催化性能提供新的改性策略。 研究内容: 不同气氛(Air、Ar、Ar-5%H2)下用DBD处理PCN(图1),探索氧化或惰性气氛中等离子体对催化剂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图1 反应装置图 成果: 原位光学发射(图2)反映等离子体过程产生了受激发的原子和分子。在空气等离子体中主要观察到N2和NO,Ar和H2放电中下存在明显的OH及大量的Ar发射峰。 图2 等离子体的光发射 等离子体处理不改变PCN的晶体结构(图3a),减少表面O-H(图3b),增加-C=O (图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