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ERL期刊编辑推荐青年科研人员文章奖作者访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屹岷研究员及姜继兰博士
“Extreme heatwave over Eastern China in summer 2022: the role of three oceans and local soil moisture feedback”这一文章于2023年发表于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上,并于近日获得了IOP出版社ERL期刊“2023年编辑推荐青年科研人员文章奖”(ERL Editor’s Choice Award 2023 – Early Career Researcher)。近日,我们采访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屹岷研究员及姜继兰博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对文章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祝贺您获得2023年编辑推荐青年科研人员文章奖!您的工作以这种方式得到认可,感觉如何?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可对于我们团队来说非常有意义。 2. 您能告诉我们您的研究的主要发现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您认为它获得了如此多的引用吗? 我们的研究主要发现热带印太海温、北大西洋海温和局地土壤湿度的协同作用是导致2022年7-8月中国东部极端高温的关键,其中局地土壤湿度持续偏干尤其重要。这次极端高温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的研究及时发表,并阐述了土壤湿度反馈的作用,对极端高温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新的认识,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 3.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愈加频繁,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些极端事件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不同极端高温或极端降水事件的成因也各有不同,以致当前对极端事件的预测能力相对较低。这促使了我们选择从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深入对极端事件形成机理的理解和提高可预测性。 4.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我目前主要从事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北半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和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复杂气候网络方法、气候动力学诊断和数值试验等手段。 5. 您和您的团队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我们团队接下来将继续基于复杂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气候动力学理论,深入理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同时,我们还将利用实验室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CAS-FGOALS,致力于提高次季节时间尺度上极端事件的预测能力。 作者介绍 刘屹岷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屹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全国百优论文获得者,主要从事副热带天气气候动力学、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动力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海气相互作用以及数值模拟研究。 姜继兰 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