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在线讲座

25 Feb 2022

欢迎参加PMEA在线研讨会|光体积描记术的最新进展

日期:2022年3月3日,周四 时间:晚上10:00 – 11:00(北京时间) 研讨会介绍 光体积描记术是一种非侵入性光学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许多研究聚焦于如何利用光容积图(PPG)信号中的丰富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临床决策。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PMEA)期刊期待您加入本次由领域内顶尖科研人员组织的在线研讨会,主要讨论使用光容积描记术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无袖带血压监测,以及验证这些技术的临床应用。它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关键方向。演讲结束后,与会者将有机会向演讲嘉宾提问。 研讨会主席: Xiao Hu,PMEA期刊主编,美国埃默里大学 研讨会组织人: Pete Charlton,PMEA期刊编委,英国剑桥大学 演讲嘉宾: Rich Fletche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Raquel Bailón Luesma,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 Ramakrishna Mukkamala,美国匹兹堡大学 邢晓曼,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期刊介绍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 2021年影响因子:2.833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PMEA)由IOP出版社和医学物理与工程研究所(IPEM)合作出版,发表有关临床研究和实践中生理功能的定量评估和可视化的论文,聚焦开发新的测量方法和其他验证方法。期刊鼓励作者公布研究的数据、代码和结果。 >>点击注册报名在线研讨会

15 Dec 2021

报告回放|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卫星会议

2021年11月13日至11月14日,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卫星会议成功举办。会议以“中国走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主题,围绕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区间联系以及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潜在途径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IOP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及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北京大学林金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因为疫情影响,会议采取线上会议方式进行,通过特邀报告、主旨报告的形式,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两天的会议期间共开展七个专题报告会和两个精彩的大会报告。共有超过500人注册参会,并有超12000人次在线观看会议直播和参与互动交流。 作为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重点活动之一,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卫星会议召集了多领域多学科的青年人才,聚焦国际前沿环境热题,响应了峰会“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旋律,为世界人才会谈提供良好的平台。 目前线上会议的报告回放已经上传至蔻享平台,点击此处收看报告回放。

10 Dec 2021

欢迎参加二维材料建模计算方法在线研讨会

日期:12月15日 星期三时间:下午5:00 – 6:00(北京时间)本次在线研讨会的内容主要来自Alexandra Ines Sarabando de Carvalho博士近期在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期刊上发表的综述文章——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2D materials modelling,概述了在不同理论水平上用于二维材料建模的最新计算方法。 文章的作者之一Alexandra Ines Sarabando de Carvalho博士是本次研讨会的演讲嘉宾,她将着重介绍用于模拟和预测二维材料在光学、电子学以及机械的性能,并阐述实验观察结果的计算技术。特别是模拟二维约束费米子和准粒子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它们对未来该领域发展方向的展望。 本次在线研讨会由期刊出版人Rebecca Gillan主持,并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的Carvalho博士演讲。 演讲结束后,参会者将有机会向演讲嘉宾提问。 >>点击报名注册在线研讨会

13 Aug 2021

MLST在线研讨会:SELFIES及分子串阐释的未来

不到一年前,IOP出版社旗下期刊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Technology(MLST)杂志出版了文章——SELFIES: a 100% robust molecular string representation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2632-2153/aba947)。这篇文章推动了人工智能(AI)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的大量应用。与此同时,它也是迄今为止在MLST期刊上下载和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 IOP 出版社与Acceleration Consortium合作,希望通过一个在线研讨会来庆祝这一时刻。与领域内的研究人员一起,我们将展望未来,讨论化学领域中基于字符串阐释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在多个研究团队中启动全新的应用程序,以推进材料科学中人工智能的进展。 研讨会日程  北京时间21:00-22:00 SELFIES介绍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Alan Aspuru-Guzik教授 SELFIES应用程序教程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Akshat Nigam 北京时间22:00-0:00 研究小组启动SELFIES的全新应用和拓展,以及一般分子穿的阐释 来自研究小组的简单汇报,并进一步讨论未来推广应用的战略措施   温馨提示 注册及观看研讨会请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本次在线研讨会将使用Zoom平台,为保证您顺利观看,请提前下载安装相关软件。>>点此注册报名在线研讨会 期刊介绍 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chine Lea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LST)是一本跨学科期刊,致力于发表智能机器在物理、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天文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涉及领域包括:物理学和空间科学;设计和发现新材料和分子;材料表征技术;模拟材料、化学过程和生物系统;原子和粗粒度模拟;量子计算;生物学、医学和生物医学成像;地球科学(包括自然灾害预测)和气候学;模拟方法和高性能计算。同时,也包括机器学习方法在概念上的新进展:新的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架构;核心方法;概率和贝叶斯方法;生成方法;强化和主动学习;经常性和基于时间结构的方法;神经启发方法(包括神经形态计算)。

07 Jul 2021

IOP出版社 JPhys Energy: 能源材料女科学家在线研讨会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JPhys Energy期刊最近刚刚获得了期刊首个影响因子:5.967。我们将于7月15日周四下午2:30至5:30举办一场女性科学家在线研讨会,讨论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和进展。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王得丽教授将担任本次研讨会的主席,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葛君杰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焦淑红副研究员、重庆大学李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肖菲教授、天津大学孙洁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李翠玲教授6位女性科学家作为演讲人报告最新前沿研究,并与研究人员展开在线讨论。欢迎大家免费注册参会,参与讨论! 研讨会日程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 积极参与互动的参会者还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现在就注册参会吧。 温馨提示: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Webex平台,首次观看前需要安装插件,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插件。>>点此注册参会。 研讨会主席 王得丽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王得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做博士后,2013年初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型电化学能源与环境材料的设计以及性能优化,在Nat. Mater.、Nat. Commun.、JACS、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湖北省科技晨光计划等项目。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青年编委、《JPhys Energy》、《Energy&Fuels》、《储能科学与技术》、《Nano Materials Science》编委。 报告嘉宾 葛君杰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葛君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获2017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PEM 能源体系电催化过程对贵金属的过度依赖和易中毒等核心问题,力图通过对催化活性中心原子层次结构实施改造,探索替代传统催化剂的新型低/非贵金属催化路径,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等,多篇高被引论文。现任《应用化学》编委,《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青年编委,IOAEES理事等。 焦淑红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焦淑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2011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京大学、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PNN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焦淑红博士主要从事高比能二次电池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进电池体系的材料设计、界面调控和机理研究;共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 Joule,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dv....

17 Jun 2021

IOP出版社诚邀您加入纳米前沿在线研讨会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Nanotechnology(NANO)将在6月26日周六上午9:00至下午6:00举办一场精彩的在线研讨会,届时NANO期刊主编及多位领域内专家将与大家分享纳米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和进展。本次在线研讨会由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李国栋研究员和高远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员共同担任研讨会主席。同时还邀请了NANO期刊主编、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Ray LaPierre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等多位专家学者,研讨会将通过精彩报告和圆桌座谈的形式,与研究人员展开在线探讨,欢迎大家免费注册参会,参与讨论! 研讨会日程 9:00     开幕致辞 9:30     学术报告 12:00   午休 12:30   学术报告圆桌讨论 15:30   圆桌讨论 17:00   闭幕致辞 研讨会主席: 李国栋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高远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潘曹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 积极参与互动的参会者还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章下方“阅读原文”,现在就注册参会吧。 温馨提示: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Webex平台,首次观看前需要安装插件,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插件。观看地址:https://iop.webex.com.cn/iop/onstage/g.php?MTID=e85f9a335b313a9c036c6e05d38822468 研讨会主席 上午场: 李国栋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李国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获济南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16-201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持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Nano Today、Small、Nanoscale、Ind. Eng. Chem. Re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十余篇文章。研究领域: 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可控制备及其性能调控 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应用 高远 研究员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高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和2011年分别在南京大学强化部(DII)和布兰戴斯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布兰戴斯大学做博士后,导师徐兵教授。2013-2015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国立标准与技术局(NIST)担任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超分子自组装及生物纳米材料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JACS, Chem. Soc. Rev., ACS...

19 Mar 2021

2D Materials在线研讨会 | 转角电子学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2D Materials(2DM)将在3月24日举办一场精彩的在线研讨会,届时2DM期刊主编与多位国内外学者专家将与大家分享二维材料层之间的转角电子现象以及性能方面的前沿研究和进展。 2DM正策划Twistronics in 2D Materials的专题特刊,邀请转角电子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二维材料层之间的转角电子现象以及性能方面的前沿研究和进展进行全方面的探讨。同时,我们邀请了JPhys Materials主编Stefan Roche教授,首尔市立大学的Jeil Jung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杨威特聘研究员,香港大学姚望教授,曼彻斯特大学Roman Gorbachev教授,中科院大学毛金海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以及荷兰拉德堡德Mikhail Katsnelson教授等,通过精彩报告和座谈交流的形式,与研究人员展开在线探讨,欢迎大家免费注册参会,参与讨论! 研讨会日程 报告嘉宾介绍 毛金海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2012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之后赴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继续博士后及研究助理工作。目前主要从事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及其人工异质结构的新奇物性探索,着重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微纳器件原位相结合的技术实现量子物性微观机理揭示及精准控。 杨威 特聘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杨威博士于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并先后在法国巴黎高师(ENS)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以及巴塞罗那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从事了五年博士后工作。他于2019年加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担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量子运输、高频热输运和纳米机械振动力学,探索低维系统(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摩尔超晶格)出现的新现象。 王宁 讲座教授、量子材料中心主任 香港科技大学 王宁教授于1990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物理博士学位,1989年获得洪堡学者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和马普学会的 Fritz-Haber Institute 从事材料物理研究,199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长期专注低维度量子材料,器件制备和量子输运研究。曾荣获吴健雄物理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颁发的亚洲杰出成就奖。 许杨 特聘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许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年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底加入物理所。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显微方法(如反射谱、荧光、磁光、拉曼等等)探测低维材料光学性质及相变,二维转角moiré超晶格结构中的强关联效应,拓扑量子材料的电学输运性质,低温强磁场等极端条件下的物理性质等。 Mikhail Katsnelson 教授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 Mikhail Katsnelson于1980年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金属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后来,他担任该研究所金属量子理论组组长、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大学固体物理和数学物理专业教授,以及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客座教授。从2004年起,他开始担任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凝聚态理论小组的组长。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石墨烯和其他二维材料、磁性和强关联系统等方面。 他是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乌普萨拉皇家科学学会和欧洲科学院的当选成员,斯宾诺莎奖和汉堡理论物理奖获得者,乌普萨拉大学名誉博士,荷兰狮骑士团骑士。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 积极参与互动的参会者还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现在就注册参会吧。 温馨提示: 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vHall平台,可通过网页或下载桌面两种方式同时观看,若要使用桌面软件观看,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软件。观看地址:https://live.vhall.com/788094419

11 Nov 2020

IOP出版社Machine Learning in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专题讲座

>>点击下载Machine Learning in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宣传手册 IOP出版社旗下Machine Learning in Science & Technology(MLST)期刊是一本跨学科期刊,致力于发表智能机器在物理、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天文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期刊文章主要包括: 应用科学问题(或受科学问题的激励)在机器学习方面取得概念或方法上的进步,或 提高机器学习的水平,驱动科学应用的发展。 本次,我们邀请了MLST期刊的主编以及领域内的专家,他们将在线上免费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机器学习的专题英文讲座。 点击下载时间:2020年11月20日(周五)下午3:00 – 5:00(北京时间) 讲座信息 主持人:翟荟教授 清华大学 演讲嘉宾: Anatole von Lilienfeld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演讲主题:Overview of the field and his perspective on the direc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in Science & Technology globally 尤亦庄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演讲主题:Machine Learning and Physics 王戈教授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演讲主题:Medical Phys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薛德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演讲主题:Active learning in searching...

29 Sep 2020

中科院科研信息素养讲堂|作者Sam Illingworth与您一起在线讨论《高效科学传播》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科学家,要求是非常严苛的。除了取得杰出的科研进展之外,您还需要将其有效地传达给不同的受众,这包括了从研究人员与学生到政府官员及新闻记者等等。《高效科学传播》(Effect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一书作者Sam Illingworth博士与Grant Allen总结了一套路线图,帮助研究人员在专业出版物、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以及其他外部渠道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 在本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IOP出版社共同合办的中科院科研信息素养讲堂网络研讨会上,Illingworth博士将帮助您快速了解他的著作《Effective Science Communications: A practical guide to surviving as a scientist》(第二版),以及其中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研究人员的研究。 讲座时间:2020年10月15日下午3:30-4:30 报名链接: http://comms.iop.org/k/Iop/effective_science_communication_webinar 讲座要点: 科学传播的两面性 如何进行有效的演讲 沟通中修辞的运用 如何设计一份抓人眼球的海报 报告人: David McDade IOP出版社 Sam Illingworth博士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 报告人介绍 David McDade,IOP出版社电子书及会议论文集副总监 Sam Illingworth博士是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高级讲师,拥有大气科学的背景及公众参与和推广方面的专业知识。Illingworth博士发表过多篇受欢迎的博客,并多次被邀请在国际会议和专题讨论会上发表演讲,为超过3000名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传播培训。

18 Sep 2020

学术交流之同行评议研讨会|双向匿名同行评议的发展与实践

同行评议周(Peer Review Week)是一项全球活动,致力于将研究人员、机构和组织聚集在一起,促进同行评议在学术交流中发挥科学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今年是同行评议连续举办的第六年,IOP出版社联手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9月24日下午4:00-5:30,共同举办“学术交流之同行评议研讨会——双向匿名同行评议的发展与实践”线上研讨会。双向匿名同行评议采用审稿人与作者匿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性别、种族、国籍以及所属单位等方面上存在的偏见,让文章审查制度更加公平。 IOP出版社从2017年开始在两本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和Biomedical Physics & Engineering Express上提供双向匿名同行评议选项,获得了非常积极的反馈。之后,陆续又在另外三本期刊上开始为作者提供双盲同行评议的选项。 IOP同行评议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批期刊将于2020年底前完全转为双向匿名同行评议,预计在2021年底前完成所有IOP旗下自主运营期刊的转型。 学术交流之同行评议研讨会 讲座时间:2020年9月24日(星期四)下午4:00-5:30 讲座主题: 双向匿名同行评议的介绍,与其他同行评议方式的区别。 双向匿名同行评议会带来哪些好处? 双向匿名同行评议是否能提高审稿的质量? IOP出版社双向匿名同行评议的政策介绍以及未来的计划。 给作者的建议——如何使作者的信息匿名? 观众问答环节 直播链接: http://lasedu.gensee.com/training/site/s/05822883 报告专家: Kim EggletonIOP出版社科研诚信及出版包容性经理 报告人介绍 Kim Eggleton是IOP出版社科研诚信及出版包容性经理。在人文社科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学术出版行业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Kim的研究兴趣领域包含了同行评议以及出版道德与多样性在更广泛的出版体系中承担的角色。

09 Sep 2020

中-英物理学会“拓扑专题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会议详情 会议内容:拓扑材料、物理与器件会议时间:2020年9月18-20日 国内召集人:万贤纲教授(南京大学) 国际召集人:Tim Smith博士(英国IOP出版社) 拓扑简介 拓扑是一个数学概念,它描述在光滑形变下保持不变的几何性质。具有拓扑不变性的量子材料称为拓扑材料。拓扑材料展示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特性,这些物理特性与传统材料的性质很不一样。利用这些特性,有望开发出具有新功能的量子器件。  本次会议将汇集这一领域的专家,共同分享量子拓扑系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以促进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主题包括: 拓扑(晶体)绝缘体, 狄拉克和外尔半金属, 磁性拓扑绝缘体, 玻色拓扑系统, 有相互作用的拓扑系统, 拓扑材料的分类, 拓扑超导和量子计算, 非厄密拓扑系统。   这些主题包括了这一领域在理论、计算和实验三方面的最新进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物理学会、英国物理学会、兰州大学和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我们希望会议能给大家提供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并鼓励年轻科学家和研究生积极参与这次会议。   会议网站: www.cps-net.org.cn/topological   直播链接:  http://www.cps-net.org.cn/topological/video 扫码观看直播:  

07 Jul 2020

JPhys Energy: 能源材料研讨会

 能源材料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材料,一直备受关注;而当今世界的不断变化和能源系统一系列新的挑战的产生,也驱使着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更深入地发展。对于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如何利用基础研究与科学技术的交叉点实现能源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我们当前的能源困境,是一个需要长期为之努力的课题! 本次Journal of Physics: Energy(JPhys Energy): 能源材料研讨会,IOP出版社邀请了JPhys Energy主编John Irvine 教授及领域内的三位杰出学者,分享他们各自在能源材料前沿领域的创新研究以及思考。 嘉宾介绍 John Irvine 教授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JPhys Energy创刊主编 演讲主题:Nanoengineering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cal interfaces for increased functionality(英文演讲)Irvine教授的研究涵盖了化学、材料、物理、生物能源、地球科学、工程、经济学和政策等方面,并在英国和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奖项。Irvine教授与中国研究人员合作密切,参与中科院多个前沿研究项目,也是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千人计划教授。 李峰 教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JPhys Energy编委 演讲主题:The por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中文演讲)李峰教授于200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博士学位,师从成会明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炭材料基材料的储能应用, 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授予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被科睿唯安评为高引研究人员。 蒋三平 教授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演讲主题:Surface segregation and polarization in solid oxide fuel cell cathodes – mechanism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