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文章推广

19 Feb 2020

IOP出版社推出开放获取期刊IOP SciNotes™

我们非常激动地宣布,IOP出版社推出全新期刊IOP SciNotes,期刊采用开放获取形式出版,可以快速发表涉及物理和环境所有领域的短篇研究文章。 IOP SciNotes期刊支持发表公开、透明和可复制的科学发现方法,并适用于那些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但可能还未达到传统科研论文的格式或字数。我们很高兴能推出帮助作者发表短篇文章的IOP SciNotes期刊。通过该期刊,研究人员的工作可以快速得到认可,并且能够长期保存档案以及作为未来科研工作的参考。 IOP SciNotes期刊的编委会由众多权威专家组成,提供了独特的、同行评审的期刊平台,主要发表新的积极或消极的研究结果、复制实验研究以及在科学上有价值的方法和数据集的描述。我们欢迎来自物理、材料、生物科学与医学物理、环境与能源、化学、工程、数学和计算等领域的文章投稿。 目前IOP SciNotes期刊已经开始接受文章投稿,并免去作者的文章出版费用(APC)。这意味着投稿作者可以享受采用开放获取出版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包括提高曝光量和影响力,但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文章字数最多不超过2500个英文单词(包含摘要、数据图表和参考参考),但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供其他研究人员无需额外的参考资料就能够复制实验。 为什么选择IOP SciNotes期刊发表文章? 让更多研究成果获得认可 让更多研究成果对整个学界开放 更快地交流研究进展和结果 鼓励科研人员采取更开放、更透明和可复制的方法 向同事及学生告知有用的新方法和规程 强调对研究成果进行高质量同行评审的价值 IOP出版社隶属英国物理学会,所有收益都用于支持英国物理学会的发展   >>点击查阅IOP SciNotes期刊主页。

28 Nov 2019

专访JPhy Complexity高级顾问编委吕琳媛教授

国际网络科学学会理事,电子科技大学吕琳媛教授加入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Complexity(JPhys Complexity)的高级顾问编委。我们邀请吕琳媛教授分享她加入JPhys Complexity高级顾问团的经历和感受,对该刊发展的一些想法,帮助中国学者更好的了解这个期刊。 JPhys Complexity是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2019年推出的全新开放获取期刊,主要专注于复杂系统和网络科学。编委会正广邀学界高质量文章,任何在2020年6月之前向JPhys Complexity投稿并最终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将减免论文处理费(APC)。   吕琳媛 国际网络科学学会理事,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专注于统计物理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关注复杂网络信息挖掘方向,利用统计物理和网络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信息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70余篇,9篇论文被选为ESI最高引用率1%的论文,论文引用8000余次。   获奖情况: 2019年获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 位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 2017年获得浙江省“最美科技人”荣誉称号 2016年获得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16年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 感悟与分享   Q1: 请问您为何选择加入JPhys Complexity高级顾问团? 首先,从JPhys Complexity期刊的定位和面向的研究领域来讲,顺应了科学研究的大趋势:更加强调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个领域具有物理、计算机以及社会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特征,这种交叉往往蕴含着新的科学生长点,也可能为有效解决万物互联带来的更加复杂、系统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洞见。 其次,青年科研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前沿探索交叉研究的年轻学者需要有新的平台和渠道去展示和交流。JPhys Complexity的创刊提供了这样一个国际化、学科交叉的交流窗口,有利于复杂性研究、网络科学等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涌现。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其中,与更多优秀的学者相互学习,共同推进相关研究方向的发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主编Ginestra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也是我的朋友,我非常荣幸收到她的邀请,这是JPhys Complexity和Ginestra对我的信任,我会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一起把这个期刊办好。 Q2:您在期刊方面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今天的科学研究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方向、新的方法不断涌现,需要期刊能够持续实时地跟踪和报道最新的研究进展。期刊顾问需要对期刊的定位及研究选题给出前瞻性、系统性的判断和指导,在编辑、出版等工作中发挥好监督和咨询作用,提升期刊的学术品味,维护好品牌,保持期刊创刊的宗旨和初心,发掘更多优秀的学者和学术成果。 JPhys Complexity作为一个交叉研究领域的新期刊,在成长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寻求高质量稿源。在这个时候,顾问团应该发挥其作用,树立和打造好期刊在大家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某种意义上讲,顾问团是期刊的“天使用户”,比如稍后我会组织一期《重要节点挖掘》的专刊,并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投稿,让大家能够在一些关键研究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方面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相关研究取得进展。 我希望通过担任JPhys Complexity的顾问工作,能够和国际同行一起探索未来期刊的创新模式,为学者打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我担任一些期刊的编委工作时发现审稿人的工作积极性并不高,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审稿人对于学术共同体的贡献没有被认真考虑,然而他们却是整个学术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我一直在想如何客观公正的量化审稿人的贡献并能够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当然,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所以也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出一个可行路径。 Q3: 您如何看待JPhys Complexity的发展和对学者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中国)? 要办好一本新的学术期刊是一个巨大挑战,前面讲到的前期冷启动,影响因子等现实问题都需要面对和解决,但创办一个新期刊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正因为新,所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首先从顾问委员会和编委会成员的构成来看,都是在相关领域做的很好的学者,他们长期活跃在科学研究的前沿,具有学术敏锐度和较高的学术品位。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JPhys Complexity能够成为一本值得期待的学术期刊。 JPhys Complexity关注的网络科学、复杂性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国内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复杂网络大会和网络科学论坛的规模和影响力逐年增大,一批国际会议也先后在中国成功举办,比如,去年的国际网络科学会议冬季会议(NetSci-X 2018)首次在中国举办,会上成立了国际网络科学学会中国分会。 中国文化中历来有着丰富且深刻的系统整体思维,应该说在对于系统的观点、方法体系以及复杂性研究方面,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潜力和前景都非常大,系统科学、网络科学的快速发展在未来有望成为连接东西方科学研究与思想交流的重要桥梁。尽管挑战巨大,JPhys Complexity的未来发展可期。   关于 JPhys Complexity Journa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