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Year: 2023

31 Mar 2023

IOP出版社3月精选文章

OP出版社每月从年度重点期刊中精选一系列文章供大家阅读,这些文章体现了IOP期刊的高质量和创新性,并呈现了一些受关注的研究工作。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精选文章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Dislocations in 4H silicon carbide Jiajun Li, Guang Yang, Xiaoshuang Liu, Hao Luo, Lingbo Xu, Yiqiang Zhang, Can Cui, Xiaodong Pi, Deren Yang and Rong Wang   Flexible and Printed Electronics A high-reliability scan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 by MO TFTs for a foldable display Chun Liu, Lei...

31 Mar 2023

开放注册|MST期刊创刊100周年:微型光谱仪在线研讨会

日期:2023年4月7日,周五 时间:16:00 – 18:00 由IOP 出版社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ST)期刊主导的微型光谱仪在线研讨会,将于北京时间2023年4月7日周五16:00召开。在庆祝MST期刊创刊100周年之际,期刊编委上海交通大学的蔡伟伟教授将担任本次研讨会的主席。同时还邀请了来自日本松下集团的Motoki Yako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董春华教授和浙江大学的杨宗银教授作为演讲人报告最新前沿研究,并与研究人员展开在线讨论。欢迎大家免费注册参会,参与讨论! 研讨会详情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注册参会。 温馨提示: 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Zoom平台,首次观看前需要安装插件,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插件。 本次在线研讨会还将在蔻享平台进行实时转播,研讨会开始时可登录下方网址进行观看: https://www.koushare.com/lives/room/503065 研讨会主席 蔡伟伟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 蔡伟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高等光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曾于2016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期从事燃烧诊断、光谱测量技术及仪器的开发与应用,在光谱测量及仪器方向发表期刊论文百余篇,包括Science论文3篇,目前已成功搭建基于计算成像的微型光谱相机。他曾参与研发带隙渐变纳米线和单异质结等超微型光谱仪。获得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包括2012年获欧盟玛丽居里奖学金;2013年被评为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博士后会士、2014年获国际分析仪器奖Masao Horiba Award唯一提名奖,2018年获得德国埃尔朗根高等光学研究院青年科学家奖。担任测量领域著名期刊MST编委、《工程热物理学报》青年编委及《光学学报》青年编委。同时,还担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光谱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和国际传热传质中心(ICHMT)科学理事会专家委员。 研讨会嘉宾 Motoki Yako 博士 日本松下集团 ● Motoki Yako received the Ph.D degree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m the University, Tokyo, Japan, in 2019. Since 2019, he has been a...

30 Mar 2023

MSMSE编辑优选:电迁移诱发表面扩散下孔洞失稳与分裂的相场模拟

本篇研究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黄佩珍课题组。论文基于相场法研究了电迁移诱发表面扩散下内连导线中孔洞失稳与分裂过程,对于改善集成电路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章介绍 Phase field simulation of the void destabilization and splitting processes in interconnects under electromigration induced surface diffusion Jiaming Zhang(张嘉明)and Peizhen Huang(黄佩珍) 通讯作者: 黄佩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基于相场法研究了电迁移诱发表面扩散下内连导线中孔洞失稳与分裂过程。采用四次双阱势函数描述了体自由能密度与退化型迁移率,使自由能与迁移率满足在全计算域内连续且在界面层中骤升。基于保守序参数,在Cahn-Hilliard方程中引入了与电势相关的能量项,推导了考虑电迁移效应的相场方程。通过耦合求解相场方程和电场控制方程,便可模拟电迁移诱导表面扩散机制下微损伤形貌演化(图1)。通过对控制方程组的渐进分析,证明了本文构建的相场模型能够退化为晶内孔洞形貌演化的尖锐界面模型。基于MOOSE框架开发了考虑自适应欧拉网格(图2)的有限元算法,通过孔洞圆柱化、电迁移速度(图3)等典型问题验证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对电场诱发表面扩散下晶内孔洞的形貌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详细讨论了相对电场强度X、导线线宽h~和初始形态比β对孔洞形貌演化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得知,在漂移过程中,表面能和电势能之间的竞争导致孔洞表面的形貌演化存在着多种趋势,且存在失稳临界值电场Xcr(图4)。当表面能占主导时,满足X<Xcr,孔洞形貌倾向于保持稳定;当电势能占主导时,满足X≥Xcr,孔洞形貌将会迅速失稳乃至发生分裂(图5)。孔洞失稳漂移的原因归结于局部电流密度的增大,导致孔洞表面的质流通量分布不均。减小h~与增大β都会导致Xcr的降低,从而加剧内连导线的失效问题。一方面,随着h~的增大Xcr存在上限(图6),当h~/R~≥20时,孔洞可近似视为在无限大介质当中;另一方面,随着β的增大Xcr存在下限(图7),当β足够大时,孔洞将在表面能作用下自发分裂。本文的研究对特征尺寸进一步缩小的集成电路可靠性提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构建的相场模型能够高效引入其它微损伤、物理场及质流输运机制,有助于推动多工况下内连导线中微损伤演化数值模拟的发展。   图1 内连导线中孔洞微损伤的相场模型(孔洞区域R–中ϕ=-1,导体区域R+中ϕ=+1,界面层RI内ϕ由-1到+1连续变化)。 图2 有限元模型中的自适应欧拉网格随着孔洞的圆柱化而不断更新。(a) 对应t~=0时刻,(b)对应t~=28.1345时刻。 图3 R~=1.0的孔洞在X=2.5的电场作用下,保持圆形形貌并不断迁移。 图4 对比R~=1.0的孔洞在不同X下的形貌演化,可知17.3<Xcr≤17.4。(a)X=17.3时,孔洞稳定漂移; (b)X=17.4时,孔洞失稳漂移。 图5 R~=1.0的孔洞在X=23的电场作用下,迅速失稳并发生多次分裂,被“电子风”吹散的小孔洞相对独立进行迁移。 图6 随着h~的减小,Xcr迅速降低,反之存在上限(h~/R~≥20时)。 图7 随着h~的增大,Xcr不断降低,但存在下限(β足够大时,Xcr=0)。 研究背景: 集成电路的内连导线在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性能下降甚至失效,而微电子器件的不断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可靠性问题。芯片生产并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其内连导线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孔洞、夹杂或裂纹等微损伤。这类微损伤在电、热、力等多物理场作用下会呈现复杂的形貌演化,严重时会导致内连导线的失效。例如,内连导线在承受高电流密度时,剧烈的“电子风”会与金属粒子发生动量传递,形成局部区域的质量堆积(小丘)或质量亏损(孔洞),这一质流输运现象被称为电迁移效应。自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电迁移以来,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实验、建模与仿真方法。相场法的核心为偏微分方程在固定计算域的求解,为多场耦合下微损伤演化的模拟提供了强力的解决方案。由于相场法无需追踪微损伤的移动边界,因此非常适合二维及三维复杂形貌的演化问题,已被广泛应用于凝固、相变、原子扩散、裂纹扩展等领域的研究当中。综上,采用相场法研究微损伤形貌演化的过程、失稳条件及影响因素,对于改善集成电路全寿命周期的可靠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介绍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年影响因子:2.421  Citescore:3.9 Modelling...

29 Mar 2023

2DM研究文章|M-site composition in solid solution TiyNb2-yCTx MXenes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desired in MXene films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tennas, and electro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applications. Due to the acid etching-based synthesis method, it is challenging to deconvolu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that factors such a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flake size contribute to resistivity. To understand the...

28 Mar 2023

直播预告|IOP出版社同行评审在线研讨会:Professor Igor Aharonovich

日期:2023年4月14日,周五 时间:北京时间下午1:00-3:00 由IOP出版社和Igor Aharonovich教授共同组织的同行评审在线研讨会将在国际量子日这天探讨物理学家同行评审过程,定于北京时间2023年4月14日13:00线上召开。 研讨会详情 研讨会议程: 学习同行评审的基本原理和道德规范 领取研讨会出席证书 加快成为“IOP可信赖审稿人” 获得审稿的实际经验 研讨会主题: 同行评审基本原理 同行评审模式 如何成为一名审稿人 如何写一份优秀的审稿报告 如何发现和应对学术不端行为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注册参会吧。 温馨提示: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Zoom平台,首次观看前需要安装插件,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插件。另外,由于本次研讨会有大量互动环节,所以不会被录像。 研讨会主席 Igor Aharonovich  教授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

28 Mar 2023

IOP出版社2022年度审稿人大奖名单公布

为认可同行评审在保持物理科学研究的质量和诚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IOP出版社近日宣布了2022年度审稿人大奖名单。年度审稿人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在过去一年中在同行评审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审稿人。 审稿人奖项是从2022年向IOP出版社期刊提供审稿报告的27,000多名审稿人中选出的,IOP出版社的编辑会根据审稿的质量、数量和及时性评选优秀审稿人。 IOP 出版社同行评审互动经理Laura Feetham女士表示:“我们祝贺今年获奖的优秀审稿人,感谢他们兢兢业业的贡献。每一位审稿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确保了科研诚信,并让伟大的科学走向世界。” 2022年,IOP出版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物理科学的同行评审培训计划——“卓越同行评审:IOP培训和认证(Peer review excellence: IOP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目前已有超过10,000名审稿人获得了“IOP可信赖审稿人”(IOP Trusted Reviewer)认证,这表明了他们极高的同行评审能力。 除此之外,IOP出版社还推出了一个在线学习中心,为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审稿能力的研究人员提供可以随时参加的免费课程。迄今为止,已有4300多名研究人员注册了这一在线学习中心。 “通过我们的同行评审培训计划,我们希望确保全球的研究人员公平地获得培训的机会。”Laura Feetham女士补充道,“感谢所有提供这项宝贵服务的人,并再次祝贺今年的获奖者!” >>点击此处链接,查看完整获奖名单。

27 Mar 2023

第14届电子束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出版

第14届电子束技术国际会议(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 Beam Technologies,EBT 2022)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1日在保加利亚举行。会议论文集近日由IOP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JPCS)在线出版,>>欢迎点击此处链接免费查看。 电子束技术是许多领域技术进步的驱动力,本届会议除了包含粒子束物理、电子束焊接、融化与精炼、功能性涂层的电子束蒸发和沉积等传统主题,也讨论了纳米技术及新兴的表面处理方法以及数字和计算机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首届EBT会议由保加利亚科学院(BAS)于1985年举办,此后每3年举办一次,后改为每两年一次。大会吸引了来自德国、俄罗斯联邦、乌克兰、日本、美国、英国、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法国、中国、波兰和印度等国的物理、化学、材料及电子工程领域的专家参与,共进行43场口头报告。 本系列会议的成功举办表明,学界和工业界的合作为该领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在提高工业制造效率、创造新产品和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显示出巨大潜能。 会议论文集介绍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Online ISSN: 1742-6596 Print ISSN: 1742-6588 创刊年: 2004 领域: 物理学及相关领域 检索:Ei, Scopus, CPCI, Inspec, Google Scholar, CNKI等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Online ISSN: 1755-1315 Print ISSN: 1755-1307 创刊年: 2008 领域:...

27 Mar 2023

Great Mysteries in Astrophysics电子书作者访谈:Nicole M Lloyd-Ronning

近日,我们采访了Great Mysteries in Astrophysics一书的作者Nicole M Lloyd-Ronning。点击下方视频,让我们一起看看她在IOP出版社的出版经历吧。 作者介绍 Nicole Lloyd-Ronning is an astrophysicist in Northern New Mexico who studies all aspects of the physics behind the deaths of massive stars, the black hole–accretion disk systems they leave behind, the relativistic jets they launch, and the role these events play in global star 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history...

24 Mar 2023

2DM研究文章|Toward ultra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graphene films

With increasing demands of high-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ity, electronics devices generate a great amount of heat. Thus,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is crucially needed. Owing to its extremely good thermal conductivity, graphene is an interesting candidate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paper, a two-step temperature-annealing process to fabricate ultrahigh thermal conductive graphene assembled films (GFs) is proposed....

24 Mar 2023

MQT研究路线图|2023 roadmap for materials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

Quantum technologies are poised to move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quantum physics to the forefront of applications. This roadmap identifies some of the key challenges and provides insights on material innovations underlying a range of exciting quantum technology frontiers. Over the past decades, hardware platforms enabling different quantum technologies have reached varying levels of maturity....

23 Mar 2023

ERL特刊精选|Focus on Arctic Change: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Peter Schweitzer,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Susanna Gartler,奥地利维也纳大学 Annett Bartsch,奥地利b.geos公司 Donatella Zona,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Frédéric Bouchard,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 Stein Sandven,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 Ylva Sjöberg,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主题范围 World-wid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search projects focus on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across the circumpolar Arctic. The need for transdisciplinary approaches has been progressively recogniz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numerous impa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23 Mar 2023

欢迎北京理工大学张弛教授新任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近日宣布北京理工大学张弛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张弛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张弛,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组织创新学院院长助理;兼任SCI期刊Applied Energy副主编、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副主任,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工学博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与健康经济、能源环境经济与管理、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治理、数字经济。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在包括Lancet Public Health, Applied Energy,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等国际知名期刊上,相关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文章。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计划以及国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期刊介绍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1年影响因子:6.947  Citescore: 9.4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以金色开放获取模式出版,作者可选择将原始数据作为补充资料与文章一起发表。所有研究人员可以免费获取这些研究成果。ERL汇聚了关注环境变化及其应对的研究团体和政策制定团体的意见,涵盖了环境科学的所有方面,出版研究快报、综述文章、观点和社论。ERL顺应了环境科学的跨学科发表的趋势,反映了该领域相关的方法、工具和评估战略,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广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