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Year: 2024

30 Apr 2024

EREN特刊征稿|Focus on Global Coal Transitions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Max Woodworth,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Jeffrey Jacquet,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主题范围 Reductions in co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ccurring unevenly around the world are driving a wide variety of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 coal transition is multifaceted, with the closure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mines, power plants and related infrastructure all having different effects that unfold...

29 Apr 2024

欢迎您注册成为IOP出版社期刊的审稿人

成为一名审稿人,不仅有助于您紧跟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还将对您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 我们非常感谢您奉献宝贵的时间和专业知识,以帮助改进我们发表的文章内容。身为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担任审稿人还将为您带来以下额外的好处: 在审稿后的两年内,您将获得在IOP出版社自有的任意一本金色开放获取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的10%折扣。任何一个参与审稿的学者都可以获得这一10%的折扣。 对于部分期刊,您可以选择发表您的审稿报告,并通过透明同行评审过程查看其他审稿人的报告。 作为一名审稿人,您可能有机会获得IOP出版社年度审稿人大奖。 您的审稿工作将获得“Web of Science审稿人认证服务”(Web of Science Reviewer Recognition Service)的官方认可。 如果您对成为IOP出版社期刊的审稿人感兴趣,欢迎您点击此处链接,填写报名表。

29 Apr 2024

开放注册|Journal of Optics期刊创刊25周年在线研讨会:结构光场及应用

日期:2024年5月11日,周六 时间:14:00-16:30 由IOP出版社Journal of Optics (JOPT)期刊主导的结构光场及应用(Structured Light Fields and Applications)在线研讨会,将于北京时间2024年5月11日周六14:00召开。在庆祝即将到来的国际光日以及JOPT期刊创刊25周年之际,主编Andrew Forbes教授将介绍期刊,期刊编委北京大学的刘运全教授将担任本次研讨会的主席。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詹其文教授、南洋理工大学的申艺杰助理教授、电子科技大学的杨元杰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施可彬教授作为演讲人报告最新前沿研究,并与研究人员展开在线讨论。欢迎大家免费注册参会,参与讨论! 研讨会详情 参会方式 欢迎参会交流,分享知识与见解。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此处链接,现在就注册参会吧。 温馨提示: 本次在线研讨会使用Zoom平台,首次观看前需要安装插件,建议您提前下载并安装插件。 研讨会主席 刘运全  教授 北京大学 Yunquan Liu, Baoya Professor, Peking University. He obtained PhD from Institute of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in 2006. In 2006-2008, he was postdoc in Max-Planck-Institute of Nuclear Physics in Heidelberg. He Joined Peking University...

26 Apr 2024

ERC特刊征稿|Focus on Atmospheric Organic Compounds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孙业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赵岳,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Hwajin Kim,韩国首尔大学 主题范围 We invite researchers and scientists to contribute to a special issue dedicated to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atmospheric organic compounds. This interdisciplinary collec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diverse facets of tropospheric organics, spanning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We welcome submissions that employ various research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theoretical...

26 Apr 2024

NANOF研究路线图|国际领先专家合作撰写: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可打印传感器“全球路线图”

一支汇聚了四大洲57家研究机构100多位专家的国际团队,合作撰写了“下一代可打印电子材料传感器路线图”(Roadmap on Printable Electronic Materials for Next-Generation Sensors),该路线图最近发表在IOP出版社期刊Nano Futures上。他们的目标是通过推动可打印传感器技术,助力迈向“可持续的智能世界”。通过赋予日常物品和环境传感能力,这些技术可能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来自我们周围世界的实时数据,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就如何使用资源以及改善家庭、城市、环境、安全、医疗保健等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该路线图的首席作者、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 Vincenzo Pecunia 教授表示:“传感器确实可以通过无数种方式帮助我们让生活变得更轻松、更可持续。” 他指出:“例如,传感器可以实现更安全的医疗检查和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通过准确的食物腐败检测来减少食物浪费,以及尽早发现野火从而防止其灾难性的后果。” 在这份全球路线图中,国际专家团队深入探讨了 44 种可打印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这些技术可以对光、辐射、力、温度、气体、化学物质和生物物质等多种刺激做出响应。   “全球路线图”的首席作者、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Vincenzo Pecunia教授   实现所有这些应用的关键,在于传感器的大规模普及,从而生成大量关键性数据。这意味着科学家们需要致力于研发易于制造、低成本的传感器技术。 Pecunia教授指出:“基于可打印材料的传感器提供了一个理想路径,因为它们可以在室温下使用简单的印刷和涂层方法制造,且能耗非常低。”可用于制造此类传感器的可打印材料包括有机半导体、钙钛矿、石墨烯、以及各种纳米材料。 相比之下,当今常用的传感器通常采用成本高昂、碳足迹大的技术制造,往往需要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这种传统传感器的成本和碳足迹限制了它们在大规模普及的可能性,而大规模普及是实现广泛应用和影响的必要条件。 尽管可打印传感器技术前景广阔,但全球路线图的作者们指出,需要克服这条路径上的剩余障碍,并致力于释放这些技术的全部潜力。他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该路线图催生可打印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推动我们迈向造福全人类的绿色传感器革命。 以下是为“全球路线图”做出贡献的部分知名专家对具有代表性的可打印传感器技术的更深入见解:   华中科技大学唐江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唐江教授在全球路线图中贡献了 “基于卤素钙钛矿的X射线探测器”章节。唐江教授指出:“卤素钙钛矿可通过刮涂法、喷涂法等印刷技术完成大面积制备,直接与后端读出阵列集成,实现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的X射线平板探测器。尽管卤素钙钛矿在X射线面阵探测上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仍存在许多挑战,包括最优材料组分探索、多晶膜密度优化、器件暗电流抑制、响应速度提升和电路集成等”。     南京理工大学李宁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吴子雅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李宁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吴子雅教授贡献了关于“可打印近/短波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的章节。李宁教授与吴子雅教授指出:“溶液法制备的有机半导体具有吸收系数高、机械性能好、生物兼容性佳等优势。近红外波段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发展迅速,但是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短波红外波段,其性能仍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短波红外有机半导体的窄带隙加剧了噪声生成以及光生载流子复合。因此,需要从材料和器件工程方面入手,系统研究载流子产生、输运、复合等过程”。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李玉宁教授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李玉宁教授贡献了关于“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温度传感器”的章节。李玉宁教授指出:“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温度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生物医学设备和食品包装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新型共轭聚合物材料、基板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创新型温度传感器有望很快被广泛采用”。 文章介绍 Roadmap on Printable Electronic Materials for Next-Generation Sensors Vincenzo...

25 Apr 2024

JPhysA特刊征稿|非平衡多体物理的量子电路模型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Bruno Bertini,英国诺丁汉大学 Wen Wei Ho,新加坡国立大学 Lorenzo Piroli,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Tomaž Prosen,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 主题范围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paradigm studying idealized models for many-body physics out of equilibrium, consisting of local quantum circuits and 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 (QCA). A compelling motiv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se models came from the...

25 Apr 2024

2DM青年科学家论坛顺利召开!

4月13号上午,2DM青年科学家论坛在2024深圳国际石墨烯大会分会五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研究员主持2DM青年科学家颁奖典礼并为13位获奖嘉宾代表颁奖。2DM奖分设2DM青年科学家奖、2DM新锐青年科学家奖。2DM青年科学家奖由2D Materials期刊联合2024深圳国际石墨烯论坛联合发起。此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在二维材料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青年科学家。2DM新锐青年科学家奖,通过表彰二维材料领域潜心研究、勤奋钻研的优秀的早期科研学者,进一步促进二维材料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研究员主持青年科学家论坛     首届2DM青年科学家奖颁奖合影   颁奖结束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刘碧录作《二维矿物材料的批量生产及其应用》受奖报告;苏州大学孙靖宇作《直接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在新兴能源器件中的应用》受奖报告;西湖大学徐宇曦作《用于高效储能和转换的二维高分子》受奖报告;北京大学叶堉作 《探测二维材料的磁相图》受奖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刘灿作《二维材料生长的界面工程》受奖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杨睿作《基于2D半导体的新兴存储器和内存计算设备及其单片3D集成》受奖报告;中山大学于鹏作《新兴的高稳定性二维材料和光电器件》受奖报告;电子科技大学黄明作《二维碳材料精密工程》受奖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万思杰作《高性能二维纳米复合材料》受奖报告;南京大学李卫胜作《用于高性能晶体管的二维半导体欧姆接触》受奖报告;南京大学李涛涛作《过渡金属二卤化物在蓝宝石上的外延生长》受奖报告。   2DM青年科学家奖代表作受奖报告 左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刘碧录教授 右一:北京大学叶堉副教授 左二:苏州大学孙靖宇教授 右二:西湖大学徐宇曦教授     2DM新锐青年科学家奖代表作受奖报告 左一:中国人民大学刘灿研究员 右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万思杰副教授 左二: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杨睿副教授 右二:中山大学于鹏副教授     2DM新锐青年科学家奖代表作受奖报告 左一:电子科技大学黄明教授 右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金桓宇研究员 左二:南京大学李涛涛副教授 右二:南京大学李卫胜教授     2DM青年科学家论坛现场 获奖感言与寄语   Jose Lado Aalto University, Finland Van der Waals two-dimensional quantum materials open up unparalleled opportunities to create exotic artificial states...

24 Apr 2024

IOP出版社2023年中国高被引文章奖|作者访谈:王新年

“Jet quenching and medium response in high-energy heavy-ion collisions: a review”这一文章于2021年发表于IOP出版社旗下期刊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ROPP) 上,并在2023年获得了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该研究介绍了喷注淬火在揭开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秘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QGP是一种被认为存在于宇宙大爆炸之后的物质状态。近日,我们采访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华中师范大学王新年教授,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对本篇研究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恭喜您的文章获得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能否请您再简单介绍下这篇文章? Our paper, an invited review, delves into energetic quarks and gluons known as ‘jets’, generated during heavy-ion collisions. The study of jets offers vital clues about the properties of quark-gluon plasma (QGP), a new state of nuclear...

23 Apr 2024

IOP出版社2023年中国高被引文章奖|作者访谈:张朝

“Identifying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annual harvesting areas for three staple crops in China by integrating multi-data sources”这一文章于2020年发表于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 上,并在2023年获得了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该研究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物候学的新方法来跟踪作物生长模式,为土地利用战略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近日,我们采访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张朝教授,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一研究历程和潜在的全球应用。 访谈详情 1. 恭喜您发表在ERL期刊上的文章获得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下您团队新颖的作物绘图方法? Thank you! It feels great to be among the Top Cited Papers. Accurately capturing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different crops remains a challenge in most areas of the world. Typically, we use...

22 Apr 2024

IOP出版社2023年中国高被引文章奖|作者访谈: 冷国勇

“Predict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crop yields: an inter-comparison of machine learning, regression and process-based models”这一文章于2020年发表于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上,并在2023年获得了IOP出版社“中国高被引文章奖”。该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为预测气候变化对农业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新方法。近日,我们采访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冷国勇研究员,让我们一起了解该研究填补了哪些领域的空白,以及他对希望推动全球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同行们的建议。>>点击观看采访视频 期刊介绍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22年影响因子:6.7  Citescore: 10.1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以金色开放获取模式出版,作者可选择将原始数据作为补充资料与文章一起发表。所有研究人员可以免费获取这些研究成果。ERL汇聚了关注环境变化及其应对的研究团体和政策制定团体的意见,涵盖了环境科学的所有方面,出版研究快报、综述文章、观点和社论。ERL顺应了环境科学的跨学科发表的趋势,反映了该领域相关的方法、工具和评估战略,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广泛贡献。

19 Apr 2024

世界量子日系列访谈|QST期刊编委Kihwan Kim教授

世界量子日(World Quantum Day)定于每年的4月14日,是由来自65个以上国家的量子科学家发起的一项倡议,于2021年4月14日启动,旨在让公众也能参与到对量子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和讨论。 在今年世界量子日来临之际,IOP出版社邀请了多位量子科学领域的编委进行一系列访谈。本次,我们采访了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QST)期刊的编委、清华大学的Kihwan Kim教授,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对量子研究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访谈详情 1. 您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My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developing trapped-ion system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such as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simulation. In particular, we are considering to reach the level of quantum advantage with trapped ions by demonstrating the algorithms of quantum boson sampling or similar...

19 Apr 2024

ERL&ERC联合特刊精选|Future of Water-Limited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特刊详情 客座编辑 Caitlin A Peterson,美国加利福尼亚公共政策研究所 Francisco Fernández,智利马约尔大学 Kristen Dybala,美国Point Blue Conservation Science公司 Kyle Frankel Davis,美国特拉华大学 Rajan Ghimire,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 Rose Roche,澳大利亚CSIRO Agriculture & Food机构 Uday Nidumolu,澳大利亚CSIRO Agriculture & Food机构   主题范围 Water-limited environments contain some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irrigated and rainfed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from the San Joaquin Valley of California to the Murray-Darling basin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