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all

科普文章

11 May 2022

物理世界|结构电池为多功能材料带来的测试挑战

《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是世界领先的物理杂志,并以月刊的形式发送给英国物理学会(IOP)的所有成员。《物理世界》的每一期都涵盖了世界各地科学家都关注的时事新闻和关键问题,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和科学作家的专题文章、综合新闻和分析,以及精辟的观点文章。 文章介绍 结构动力: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准备将电池组集成到汽车底盘中,但更长远的目标是设计能够同时作为动 随着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电动汽车首次成为化石燃料汽车的可行替代品。然而,为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特别是改进储能设备设计,以提升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可行驶里程)并将电气化解决方案扩展至航空等其他交通方式,进一步创新至关重要。 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Jodie Lutkenhaus团队正在探索一种新方法,即将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集成到车辆承载结构中。这种结构储能设备可以在不增加额外重量的情况下提供更多动力,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燃油效率,并有望为飞机提供二级动力源。“例如在商用客机中,嵌入地板的电池可以为机舱内的触摸屏和其他电气设备供电,”Lutkenhaus解释道。“总体而言,它可以提高燃油效率,因为你无需使用太多能源为电气部件供电。” 这些结构装置所需的多功能材料必须具备前所未有的组合性能。大多数电极材料呈粉末状,其孔隙率足以确保离子的有效传输,而结构部件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和强度。“我们正在尝试通过模仿由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制成的结构复合材料,制造出性能相似的电池和电容器,”Lutkenhaus解释道。“我们使用石墨烯和Kevlar纳米纤维等添加剂来提高刚度,但它们不是很活跃。这些添加剂会削弱有利于机械性能的类似电池行为。” Lutkenhaus团队利用界面化学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增强添加剂和电极材料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减少增强材料所需的添加剂量。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他们证明了由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成的超级电容器可以通过使用聚多巴胺(一种高粘性聚合物)对结构进行化学改性,然后添加少量Kevlar纳米纤维来增强材料。Lutkenhaus说:“只需撒上一点纳米纤维,机械性能就会提升。” 评估多功能材料的性能需要一套全面测试。为探测电极的机械性能,Lutkenhaus团队使用了美国热分析仪器公司(TA Instruments)的动态机械分析仪(DMA)。该分析仪最常用于测量随温度变化或施加应力或应变时机械性能所产生的变化。“我们更多地将它用作拉伸测试仪,这一做法并不常见,”Lutkenhaus说道。“我们使用DMA是因为电池电极非常薄,厚度大约为100微米。DMA提供了一种薄膜和纤维夹装置,可用于测量模量、韧性和极限应力等性能。” 测试时间:Jodie Lutkenhaus及其团队利用动态机械分析仪测量用Kevlar纳米纤维增强的石墨烯电极拉伸强度(来源:J Lutkenhaus提供) 测试表明,如果在改性rGO电极中添加10%重量的Kevlar纳米纤维,结构可表现出近200 MPa的拉伸强度和超过10 MPa的杨氏模量,这与木材或骨头等天然材料的机械性能相似。早期研究需要更高浓度的纳米纤维才能达到相同的强度和刚度,但在本研究中,rGO电极的化学改性使电容增加了23%,同时仍然保持相当的机械性能。 Lutkenhaus团队还使用Kevlar纳米纤维设计电池隔膜,在阳极和阴极之间提供物理屏障防止短路,但仍需让离子在两者之间移动。“电池隔膜很难设计,”Lutkenhaus说。“它们需要具备前所未有的组合性能,包括良好的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和较大温度范围内的热稳定性。” Lutkenhaus指出,锂离子电池中最常见的商用隔膜Celgard在较高温度下会开始分解。“这种材料会经历熔化或软化的转变,最终导致电池失效,”她解释道。“在我们的研究中,需要确定任何可能限制电池工作温度的热转变情况。” Lutkenhaus团队将标准Celgard隔膜的热性能与基于Kevlar纳米纤维的隔膜进行了比较。为测量热行为,他们使用TA仪器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了在不同温度下改变材料温度所需的热量。DSC曲线显示,Celgard在160°C左右开始熔化,冷却后在113°C再结晶,符合他们的预期。相比之下,基于Kevlar的隔膜在高达400°C的温度下热行为并无变化。Lutkenhaus说,“不同以往,你在做实验时希望得到一条平坦的线,因为你不想观察到任何热特征。” 其他测试研究了隔膜物理结构开始分解的温度。研究人员使用TA仪器的热重分析仪(TGA)测量了样品质量随温度升高的变化。他们发现,Celgard在270°C左右质量开始减少,而基于Kevlar的隔膜可以加热到近乎450°C也不出现任何分解迹象。研究人员还发现,Kevlar纳米纤维遇火时会自熄,这是一项重要的电池安全特性。然而,商用Celgard隔膜在干燥条件下会收缩,在被电解质润湿时会完全燃烧。 使用DMA进行的机械测试表明,在干燥条件下,基于Kevlar的隔膜杨氏模量是商用Celgard 隔膜的约1000倍,在潮湿时二者具有大致相当的强度和刚度。同时,探测材料在恒定应力下机械行为的蠕变测量表明,Celgard隔膜在较高温度下会伸展,这与在其热曲线中观察到的熔化和软化效应一致。 Lutkenhaus说,“基于Kevlar的隔膜在高达400°C的温度下不会出现任何变形,再次展现出比商用隔膜更好的热稳定性。” Lutkenhaus认为,由于基于Kevlar纳米纤维的隔膜具有卓越的热性能,因此适用于在极端环境中运行的储能设备。然而,与Celgard隔膜相比,将基于Kevlar的隔膜集成到锂离子电池中会导致容量略有下降,并且在5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会出现显著下降,所以还需要做更多研究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Lutkenhaus团队目前还在研究常用于结构复合材料的碳纤维作为电池材料机械基体的潜力。将电极材料嵌入碳纤维中已被证明可以制造出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的设备,但其储存的能量还不足以与常规锂离子电池相媲美。“我们对热行为也很感兴趣,因为需要安装结构电池的车辆可能会在较低温度或高温沙漠中行驶,”Lutkenhaus说。“此外,我们还应开始考虑机械冲击对这些设备的影响,以了解它们在意外事故中的表现。” *注:美国TA仪器公司(TA Instruments)隶属于专业测试和测量公司沃特世集团(Waters Corporation)。了解有关电池材料和组件最佳测试解决方案的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沃特世/TA 仪器公司网站。 >>点击查看文章原文。

18 Apr 2022

JPhys Complexity特刊征稿|聚焦复杂性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客座编辑: 吕琳媛,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Yi-Cheng Zhang ,瑞士弗里堡大学理论物理系 Luciano Pietronero,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物理系 主题范围 Since the 1990s, a growing number of economists and social scientists began to view the economy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in which the aggregate behavior emerges from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its heterogeneous components. Out of this exploration has come to a new approach – complexity economics....

06 Apr 2022

JPhysA编委访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管习文研究员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JPhysA)每年出版50期,针对运用数学结构来描述物理世界的基本过程,并探索这些结构的分析、计算和数值方法。近日,我们采访了期刊编委之一,来自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管习文研究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对对期刊以及领域发展的见解吧: 您为什么选择从事相关的领域研究?我的研究领域是关于冷原子多体系统、自旋系统和凝聚态物理体系中的严格解模型研,在这个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经历,取得了一些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这个领域非常适合我,通过严格的数学物理方法可以精确理解多体物理现象,发现其多体物理的奥妙,能从复杂的数学方程中抽象出简洁优美的物理规律使我无比兴奋和愉悦。例如关于量子多体普适规律的研究,从复杂的热力学Bethe anansatz方程,我们得到量子临界现象的普适标度函数和量子多体关联函数的精确结果, 这些工作为有关一维冷原子试验及高维量子多体物理现象提供了基准性的理解。任何物理理论预言都要获得试验验证,我和我的合作者早期关于一维费米气体的相图及玻色子的超 Tonks 相的理论预言已被《科学》和《自然》上的实验文章证实; 最近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首次实验验证了一维多体系统的量子液体 和量子临界性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被选为编辑推荐文章; 美国物理学会网刊 Physics,欧洲物理学会网站 Physicsworld 等 4 家科学网站高度评价了该成果。最近,与美国莱斯大学Randy Hulet教授试验组合作,我们有成功的验证了一维相互作用气体的自旋电荷分离现象,并首次观测到非线形Luttinger液体效应,其结果已被Science接收发表。这个领域将在精密测量科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您目前从事的研究工作有哪些?当前我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一维超冷原子中的量子流体行为、量子磁性、量子杂质问题、广义的流体动力学、量子输运及动力学关联性质,具体的研究模型一维Hubbard 模型、量子玻色及费米气体、高对称性的费米气体、p-波相互作用体系等。在量子度量学方面,我们正在开展研究量子多体的Fisher信息、量子行走和重力的精密测量等课题,尤其关注一维量子多体系统的动力学相应函数与量子Feisher信息的精确表征。期望在精密测量科技中做些有意义的工作,数学物理将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您认为五年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将会是什么?对于我的知识来讲,我认为基础理论物理研究在凝聚态物理中有很多重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机制、量子多体拓扑物质等,除此之外,原子分子物理在精密测量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量子和统计物理在生命科学和地球物理中的应用、数学物理在高能和天体物理中的应用等, 都是重要研究领域。 是什么吸引您加入Journal of Physics A期刊编委团队?JPhysA 提供了发表关于基础理论物理及数学物理研究论文很好的平台,从我的博士研究开始,我不断有文章在JPhysA发表,这里的文章通常非常严谨(rigor)、坚实(solid)、富有智慧性(wisdom)。当然,由于很多年轻人喜欢流行和时髦研究课题,往往导致JPhysA的影响因子并不高,但是,这不影响JPyhsA的特色。我非常荣幸从2011年加入JPhysA Advisory Panel, 2020年成为期刊编委成员,我非常喜欢这项服务工作。当在这个领域久了,就会感受其重要性。 您认为像Journal of Physics A这样的期刊对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物理学科很多,涉及的技术很细致,发展也很快,这样每一研究领域都需要具有特色的期刊杂志,它们能够代表这个专业领域的水平,给出当前进展及提供一些方法细节,我想JPhysA就是这样的杂志。我的理解是物理不同学科研究不只是需要像Science 、Nature, PRL 等有影响的期刊,科学也需要像JPhysA这样的专业杂志,服务于广大基础物理科学工作者。当然,现在学术期刊竞争很大,如何提高专业期刊的质量,审稿是极其重要的。 编委介绍 管习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 男,博士,研究员,1998年9月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德国和巴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2月-2008年12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科研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B),2009年1月提升为高级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C);2012年10月起任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在Rev. Mod. Phys., Advance in Physics,National...

08 Mar 2022

双向匿名评审如何打破同行评审中的性别偏见?

今年国际妇女节的主题是“打破偏见”(Break the Bias),并再一次强调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偏见,都会阻碍女性前进。   正如#Break the Bias所说:“仅仅知道偏见的存在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行动来支持公平竞争。”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研究解决方案,以减少出版过程中的偏见,尤其是同行评审。   到2021年底,IOP出版社所有期刊都已转成双向匿名同行评审,使我们成为第一个全部采用双向匿名同行评审的物理领域出版商。这一举措是我们致力于解决学术出版过程中严重的性别、种族和地域代表性不足问题的一部分。双向匿名同行评审,是指在同行评审中隐藏审稿人和作者身份,尽可能地减少性别、种族、原籍国或从属关系方面所带来的偏见,从而形成一个更公平的体系。   早期的报告表明,这种双向匿名的方法是有效的。虽然现在说双向匿名对性别结果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总体而言,根据我们的数据显示,采用双向匿名同行评审的文章更有可能被接受。来自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的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该研究所近期采用双向匿名系统管理望远镜时间的请求,男性和女性领导的提案的接受率更趋近于平衡。   这些初步成果令人兴奋。虽然我们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发现匿名作者和不匿名作者的接受率存在显著差异,匿名作者更可能成功。我们希望更多的边缘化群体能看到我们在致力于平等机会上所做的努力,因为这非常有意义。   我们还发现,女性或非二元性别的研究人员比男性更愿意选择匿名工作。这表明这些人将偏见视为一种生活体验,并重视匿名工作的选择。   双向匿名同行评审并不是解决出版业所有不平等问题的唯一出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作为一个学会出版社,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了所有人的利益推进物理学。

18 Feb 2022

JPD编辑优选:仿真揭示填充床DBD反应器等离子体传播机理

本篇研究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伟宗教授课题组,研究主要介绍了: 高介电常数填料极点处电场增强诱发局部放电,低介电常数填料表面电离波引起流光放电。 增大电压促进放电模式从局部放电向流光放电转变,填料介电常数越高,转变的临界电压越大。 催化剂填料充当电容俘获放电电荷解释了局部放电现象及其非平行四边形李萨茹图,为更精确的放电等效电路模型构建提供参考。 文章介绍 Plasma propagation in a single bead DBD reactor at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s: insights from fluid modelling Weizong Wang, Tom Butterworth,Annemie Bogaerts 通讯作者: ■  王伟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论文建立了考虑单个球形填料的填充床介质阻挡放电(DBD)反应器等离子体流体模型,研究了催化剂填料介电常数对空气等离子体生成和传播过程的影响,并通过与放电的显微光学成像对比,提升对等离子体-催化剂相互作用机理的理解。研究发现,高介电常数填料极点处电场增强(图1)诱发局部放电;低介电常数填料表面电离波引起跨越反应器间隙的流光放电(图2)。增大电压促进放电模式从局部放电向流光放电转变,填料介电常数越高,上述转变的临界电压越大(图3)。上述发现对等离子体催化应用意义较大:介电常数大的填料能够增大电子能量,提升等离子体活性粒子的密度,但局部放电易集中在填料极点附近,限制了催化剂的活化面积,可能对催化产生不利影响。 图1 不同介电常数填料下反应器电场强度分布。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 er = 5, 9, 27, 300 和4000,上面电极电压为-6.5 kV,下面电极接地。 图2不同介电常数填料下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 er = 5, 9, 27, 300 和4000,上面电极电压为-6.5 kV,下面电极接地。 图3 不同操作电压下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填料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 er = 27 (a)...

21 Jan 2022

欢迎长安大学罗平平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沈妙根教授新任ERC期刊编委

IOP出版社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ERC)近日宣布长安大学罗平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沈妙根教授加入该刊编委会,担任编委,我们在此表示热烈欢迎! 编委介绍 罗平平  教授 长安大学 ● 罗平平,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级教授、博导,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项目,获得最美三秦科技创新之星提名奖,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创新个人奖和第二届流域水资源管理与综合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突出贡献奖,无党派人士,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陕西省青年科协委员会委员。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取得研究科都市环境工程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2019年在日本上智大学地球环境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罗平平教授是《人民珠江》特邀编委、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三个国际期刊编委及HESS,ERL,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Hydrology等四十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著书5部,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其中4篇为ESI(1%)高被引论文。目前担任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等。 沈妙根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 沈妙根,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态遥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学士(2004),自然地理学博士(2009),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博士后(2009-20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2012-2017-2020)。先后主持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第三批)和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NAS、National Science Review和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篇均引用近60次,其中4篇长期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曾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19),曾获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15)和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等。 期刊介绍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20年影响因子:2.104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ERC)是一本开放获取期刊,涵盖与环境研究相关的所有领域,包括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研究。ERC发表推动该领域知识的所有研究结果,包括增量研究、负面结果、无效结果、案例分析、区域性研究和复制研究。

19 Nov 2021

IOP出版社推出三本新期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领域研究的需求

IOP 出版社最近推出三本全新的开放获取期刊,拓展了我们环境研究领域的系列。现在,IOP出版社环境研究领域期刊合集一共有六本期刊,涉及了环境科学的所有主要领域。   Environmental Research: Health (ERH) 和Environmental Research: Climate (ERCL)两本期刊现已开放征稿。第三本新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Ecology (ERE)  将在年底开放征稿。   这三本新期刊的推出反映了针对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清洁水和卫生、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以及气候行动的研究的激增。未来几年,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预计将进一步加快。   新期刊将提供全套跨学科开放获取的出版选项,并基于优秀的编辑团队与对数据透明的承诺,期刊将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标准。同该系列的第一本也是近期推出的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ility(ERIS)一样,这三本新期刊中发表的研究成果将能够被广泛获取,以最大程度地确保研究的曝光度和覆盖面。   本着透明和可重复的研究精神,我们将鼓励作者在适当的情况下共享数据和代码,以利于其他研究人员的后续研究。并且作者可在提交文章时选择双向匿名同行评审。在2024年之前,IOP出版社将不收取这三本新期刊的文章出版费用(APC)。在2024年之后,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作者也无需支付任何文章出版费用。   IOP出版社的环境研究领域期刊合集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世界各地的环境领域科研人员能够互相分享知识,解决当前最关键一些的问题,在长期支持可持续发展上加速取得突破。   ERH的主编,来自耶鲁大学的Michelle Bell教授说:“为了促进相互关联的研究我们创立了建的Environmental Research: Health ,希望通过期刊的开放获取模式,让所有人都能获得知识,为打造更健康和更美好的世界而服务。”   ERCL总编辑,来自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员Noah Diffenbaugh教授说:“自从人类存在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观察气候。气候研究始于一个多世纪前,但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气候研究出现了真正的爆炸式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连贯的领域,旨在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后果及解决方案。Environmental Research: Climate 通过其开放科学原则,为整个领域的科研群体服务。”   来自北亚利桑纳大学的Scott Goetz教授最近被任命为ERE的期刊主编。他在环境研究领域拥有30多年的经验,他评论道:“全球的生态系统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变,这些变化是由人类引起的变化以及与气候系统相关的反馈和改变所带来的。Environmental Research: Ecology提供了一个平台,利用多种方法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以以提供科学的政策解决方案。”   IOP出版社副总监Tim Smith博士说:“我们的环境研究期刊合集的创立是建立在ERL已收获到的学术声誉和出版价值上的。这同时也增强了IOP出版社在多学科领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优秀出版服务和高质量内容的组合,将学术界、工业界同决策者合作,加速在可持续解决方案方面取得进展,以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9 Oct 2021

报名即将截止|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线下卫星会议

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1, ER2021, https://ioppublishing.org/er-2021/)是一个面向国际社会的免费虚拟会议,汇集了领先的环境科学家和有影响力的人士,分享知识并应对与环境和可持续性有关的重要全球挑战。会议是在全世界努力为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寻找解决方案的关键时刻举行。这将是COP26之后举行的重大国际科学活动之一,为世界领导人会谈提供良好的平台。 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线下卫星会议将以“中国走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主题,作为2021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主场活动于11月13日-14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简称“青科会”, www.wyss.org.cn)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联合主办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层次人才的活动,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每年举办一次,得到了二十余家国际科技组织的积极响应。前两届青科会分别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中国温州成功举办。 如何实现经济环保可持续的碳中和,存在多种潜在的影响因素,这仍然是一个待解答的关键问题。作为即将召开的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的线下卫星活动,本次研讨会将提供一个跨学科的论坛,讨论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区间联系以及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潜在途径。 论坛信息 2021年11月13日-14日,浙江温州,线下分会(http://www.wyss.org.cn/cn/ER2021/) 主题:中国走向碳中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021年11月15日-19日,线上大会(https://ioppublishing.org/er-2021/) 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英国物理学会(IOP)出版社、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温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执行单位:杭州浩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拟定议题及特邀报告人名单(暂定) 通本次论坛将通过特邀报告及圆桌会谈的形式开展,主要涉及七个主要领域: 气候变化临界点、极端天气和气候灾难 聂绩,北京大学 周天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波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翟盘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蔡榕硕,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姜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马耀明,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李熙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效存德,北京师范大学 方娟,南京大学 地球系统组成部分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乐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张霖,北京大学 李熙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Nadine Unger,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廖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刘学军,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开存,北京师范大学 林岩銮,清华大学 傅宗玫,南方科技大学 连涛,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宋翔洲,河海大学 温室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管理 朴世龙,北京大学 王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胡中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报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根绪,中国科学院 赵林,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袁文平,中山大学 鲁显楷,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贾根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5 Oct 2021

祝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IOP 出版社祝贺 Syukoro Manabe、Klaus Haselmann 和Giorgio Parisi三位科学家获得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对帮助理解复杂的物理系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Syukoro Manabe与Klaus Haselmann共同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的一半奖项。他们的主要贡献是针对地球气候进行了物理建模,量化了可变性及准确地预测了全球变暖。   Giorgio Parisi发现了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中无序和波动的相互作用,因此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奖的另一半。他的发现是对复杂系统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同时,我们也非常惊喜地发现,Giorgio Parisi在IOP出版社发表过大约180篇研究文章。   向2021年诺贝尔奖得主Giorgio Parisi致敬   IOP出版社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表彰Parisi在无序和复杂系统统计物理领域的领导作用,并庆祝他的70岁生日。文章题为:Discovered serendipity:a glassy path to discovery,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期刊上。   今年诺贝尔奖的科学背景论文还曾引用过IOP出版社其他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已经有超过12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领域杰出奖获得者曾在IOP出版社发表过他们的研究成果。

24 Sep 2021

开放注册,免费参会|IOP出版社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和线下卫星研讨会,以帮助应对全球气候紧急情况

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6)之后,参会者将与领域内顶尖的环境专家一起,讨论最新的研究方向及有效性,并促进全球合作 致力于应对环境挑战的科学家、学者和政策决策者现在可以注册参加IOP出版社即将举办的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 大会将于11月15日至19日举行,与会者将与顶尖专家一起,就最新的环境科学研究方向和有效性进行辩论,并共同推动全球行动。 同时,IOP出版社为了帮助大家消除参会的顾虑,大会将免费参加,并向任何有兴趣的观众开放。 大会的议题和日程将由学术组委会的杰出学者们共同制定,主要侧重于与气候、能源、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性、健康和生态有关的全球环境变化。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的联合主席有: Michelle Bell,美国耶鲁大学 Arpad Horvath,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Dan Kamme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林金泰,北京大学 Katrin Meissner,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Isla Myers-Smith,英国爱丁堡大学 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也是第26届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后举行的首批重大国际科学活动,与会代表们可以及时地从世界领导人的会谈中获取关键信息并进行讨论。 环境领域的学者将被邀请提交摘要,届时将有机会在大会上发言。 大会联合主席及IOP出版社旗下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期刊主编Dan Kammen教授说:“面对气候变化的紧急情况,研究、行动和鉴定都已准备就绪,我非常高兴我们能够展开全球性的对话。由ERL期刊和IOP出版社旗下其他期刊共同主办,我期待着与委员会的同事们一起制定一个更多元化的计划,探讨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今后需要做的准备。” 在大会期间,IOP出版社还与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WYSS)合作,将举办一个线下的卫星研讨会。研讨会将于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在中国温州举行,围绕“中国碳中和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为与会者提供探索中国内部碳中和发展潜力的途径。 与此同时,卫星研讨会上所涵盖的讨论主题将以特刊的形式发表在ERL期刊上。并且,所有讲座视频将在会议后通过会议平台免费供给注册参会人下载观看。 2021国际环境研究大会反映了IOP出版社致力于提供一个针对环境科学所有领域高质量研究的平台,与其不断壮大的开放获取环境研究期刊组合相配合,其中包括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ER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ERC)和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ility(ERIS)等期刊。

15 Sep 2021

美国天文学会宣布将旗下期刊转为开放获取出版

从2022年1月1日起,由美国天文学会(AAS)出版的著名期刊将转为开放获取出版,这意味您的文章一经出版就可以立即被其他科研人员和公众免费获取。 AAS期刊专注于天文学,一直以阅读量大、引用次数多著称。现在,AAS期刊转合向开放获取出版,将进一步支持天文学、太阳物理学和行星科学中高质量、值得信赖的研究成果的传播。 美国天文学会是北美专业天文学家的主要组织,也是一家非盈利性学会。学会旗下期刊每年发表4000多篇来自全球各地的同行评审文章,这些研究备受天文学研究人员的青睐。 向开放获取的过渡将使在AAS期刊上出版的高质量研究在发表后立即提供免费阅读下载。同时,AAS还将为天文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最优惠的完全开放获取选项,鼓励他们发表文章。 AAS期刊主编Ethan Vishniac指出:“在尽可能透明和更容易获取的情况下科研工作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向开放获取转变也让我们的期刊向全世界开放,我们也将扩大优惠政策帮助消除了世界各地作者出版的障碍。” 选择AAS期刊,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发表您的研究。

13 Sep 2021

同行评审周|加入IOP在线研讨会,讨论同行评审的身份主题

同行评审不仅在学术研究中,而且在更广泛的社会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年的同行评审周期间,来自IOP出版社与Sense about Science的专家们将共同讨论同行评审中的身份主题及其对社会的意义。在线研讨会将于9月22日星期三晚上10点(英国时间下午3点)举行。 研讨会议程及讨论要点: 不同身份的研究人员在参与同行评审时可能面临的障碍; 同行评审的身份问题如何在社会中影响研究的质量; 学术出版界是如何在同行评审中更好地体现身份问题; 如何促进公众对同行评审的理解并破除他们参与评审的障碍。 我们真诚地邀请您能参与本次在线研讨会,并将活动链接分享给朋友及同事。>>点击报名注册在线研讨会 研讨会嘉宾 Kim Eggleton IOP出版社科研诚信及出版包容性经理 Emily Jesper-MirSense about Science合伙人 Jasmine Wallace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助教、Scholarly Kitchen作家